曜日

拼音
yào rì
注音
ㄧㄠˋ ㄖㄧˋ

“曜日”基本解释

1.灿烂的阳光。
2.映日。

“曜日”百科

百度百科

曜日

  • 曜日指的是七曜记日法。是古代星期记法。这些名称最早起源于周朝(约前11世纪—前256年),源于古代中国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古代中国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宗教、文学及星象、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它的最初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以文物考查的话,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上面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称。史学界公认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重要。
  • “曜日”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曜yào ㄧㄠˋ照耀;明亮:“日出有~”。日、月、星均称“曜”,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

    详情

    ● 日rì ㄖˋ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月星辰。~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