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帛

拼音
pī bó
注音
ㄆㄧ ㄅㄛˊ

“披帛”基本解释

1.妇女服饰名。始于唐。一说始于秦。
2.披红。

“披帛”百科

百度百科

披帛

  • 披帛,隋代壁画中已有披帛,唐代广泛流行。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披帛分两种:一种横幅较宽,长度较短,多为已婚妇女所用;另一种长度可达两米以上,多为未婚女子所用。
  • “披帛”造句

    1.盛唐时,长袖外加短袖的打扮,一度成为最时髦的装束,女子们在襦袄外加一件半袖小衣,再披搭一件“披帛”。

    2.披帛是一种长巾,用印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沙罗制作,披搭在肩上,旅绕于手臂间。

    3.她人美,更爱美,她学得最快,问得最多,“野心”也最大,不满足于这次只缝一件半臂,说下次还要缝长裙,还要配披帛

    “披帛”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披pī ㄆㄧˉ 覆盖在肩背上:~星戴月。 穿戴:~挂。~甲。 打开,散开:~襟。~阅。~露(发表,公布,表露)。

    详情

    基本字义● 帛bó ㄅㄛˊ  ◎ 丝织品的总称:布~。~书。~画。化干戈为玉~(喻变争斗为友善)。竹~(指书籍)。简蠹~裂(书坏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