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律

拼音
shí èr yuè lǜ
注音
ㄕˊ ㄦˋ ㄩㄝˋ ㄌㄩˋ

“十二月律”基本解释

1.即十二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十二月律”百科

百度百科

十二月律

  • 十二月律,汉语词语,意思是即十二律。
  • “十二月律”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十shí ㄕˊ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表示多、久:~室九空。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详情

    基本字义● 二èr ㄦˋ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双,比:独一无~。两样,别的:~话。不~价。

    详情

    ● 月 yuè ㄩㄝˋ 月亮;月球。地球的卫星:~光(月球反射太阳的光)。~蚀。 计时单位,公历一年分十二个月。 按月出现的,每

    详情

    基本字义● 律lǜ ㄌㄩˋ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约束:~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