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盟

拼音
注音

“三国同盟”基本解释

德、奥匈、意三国于1882年结成的军事集团。根据三国签订的同盟条约,缔约国中的一国如与同盟以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发生战争,其余两国应给予军事援助。1904-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欧洲分为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1914年,意大利宣布中立,次年脱离同盟参加协约国集团。

“三国同盟”造句

1.自去年九月,德意志、意大利与日本订立三国同盟以来,同恶共济,已成一侵略集团。

2.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国际战略格局的重新演变与分化。

3.美日韩三国同盟明显体现了“分工理论”。

“三国同盟”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基本字义 ● 国 (國) guó ㄍㄨㄛˊ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 国家的性质; ?

详情

基本字义● 同tóng ㄊㄨㄥˊ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

详情

基本字义● 盟méng ㄇㄥˊ旧时指宣誓缔约,现指阶级的联合,国与国的联合:~军。~友。同~国。~约。山~海誓。指结拜弟兄:~兄。~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