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理由律

拼音
chōng zú lǐ yóu lǜ
注音
ㄔㄨㄙ ㄗㄨˊ ㄌㄧˇ ㄧㄡˊ ㄌㄩˋ

“充足理由律”基本解释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提出或证明一个命题,都必须有能够表明它何以真实的理由。证明要求论据必须真实,并且从论据可以推出论题,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运用。

“充足理由律”百科

百度百科

充足理由律

  • 通常把这条规律表述为﹕任何判断必须有(充足)理由。充足理由律的提法源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G.W.。他在《单子论》中说:“我们的推理是建立在两个大原则上﹐即是﹕(1)矛盾原则﹐……(2)充足理由原则﹐凭着这个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道的”。不过﹐莱布尼茨本人并未把充足理由原则当作逻辑规律。
  • “充足理由律”造句

    1.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刚才所说的那种充足理由律也同样可以应用。

    2.玩忽职守罪的罪过形式只能由过失,而不能由故意构成,否则会违反矛盾律、充足理由律及复合命题推理的基本规则。

    3.逻辑规律是关于思维的逻辑形式的规律,它由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组成。

    4.但即使逻辑可以免除为充足理由律说出理由或根据的义务,它也至少需要回答“应该怎么理解根据”这一问题。

    5.这也就是所谓充足理由律的简单意义,这一思维规律宣称,事物本质上必须被认作是中介性的。

    6.关于充足理由律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

    “充足理由律”分词解释

    ● 充 chōng ㄔㄨㄥˉ 满、足:~足。~实。~分(fèn )(?足够;?尽量)。~沛。~裕。 填满,装满:填~。~

    详情

    基本字义● 足zú ㄗㄨˊ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器物下部

    详情

    基本字义● 理lǐ ㄌㄧˇ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条~。事~。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由。~

    详情

    基本字义● 由yóu ㄧㄡˊ原因:原~。事~。理~。~于(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自,从:~表及里。~衷(出于本心)。顺随,听从,归属:~不

    详情

    基本字义● 律lǜ ㄌㄩˋ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约束:~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