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年

拼音
chūn nián
注音
ㄔㄨㄣ ㄋㄧㄢˊ

“椿年”基本解释

1.大椿的年龄。《庄子·逍遥游》中谓,上古有大椿木,以八千岁为一春,八千岁为一秋。后世因以"椿年"为祝人长寿之词。

“椿年”百科

百度百科

椿年

  • 椿年,典故名,《庄子集释》卷一上〈内篇·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遂以“椿年"指大椿的年龄,为祝人长寿之词。
  • “椿年”造句

    1.此联为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年近八旬时所撰。

    2.投身革命后改名椿年、春木、太雷。

    “椿年”分词解释

    椿

    基本字义● 椿chūn ㄔㄨㄣˉ ◎ 〔香~〕落叶乔木,嫩枝叶有香味,可食。简称“椿”,如“~芽”,“~龄”(祝人长寿之辞),“~庭”(古称?

    详情

    基本字义● 年nián ㄋㄧㄢ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每年的:~会。~鉴。~利。~薪。一年的开始:~节。新~。有关年节的(用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