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盆地

拼音
dà yáng pén dì
注音
ㄉㄚˋ ㄧㄤˊ ㄆㄣˊ ㄉㄧˋ

“大洋盆地”基本解释

简称“洋盆”。面积辽阔,四周较浅而中部较深的大洋底。深度2500~6000米。为大洋的主体。其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78%。

“大洋盆地”百科

百度百科

大洋盆地

  • 大洋盆地是海洋的主体,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其周边有的与大陆裾相邻,有的直接与海沟相接。其中主要部分是水深在4000~5000m的开阔水域,成为深海盆地。深海盆地中最平坦的部分成为深海平原,其坡度一般小于1/1000,甚至小于1/10000,是地标最平坦的地区。
  • “大洋盆地”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大 dà ㄉㄚˋ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

    详情

    基本字义● 洋yáng ㄧㄤˊ比海更大的水域:海~。广大,众多,丰盛:~溢。~~。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指现代化?

    详情

    基本字义● 盆pén ㄆㄣˊ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用具:~景。~花。~栽。脸~。澡~。中央凹入像盆状的东西:~地。骨~。

    详情

    基本字义● 地dì ㄉㄧˋ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