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拼音
sī mǎ qiān
注音
ㄙ ㄇㄚˇ ㄑㄧㄢ
“司马迁”基本解释

解释

司马迁 Sīmǎ Qiān

[Sima Qian] (公元前145/前135—?)中国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早年游历各地,遍访民间风俗,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得读国家藏书。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唐都等人改定太初历。汉将李陵与匈奴作战失败,率军投降。司马迁因为之申辩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中国最早的记传体通史。其书传记语言生动,人物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均有深远影响

-----------------国语辞典司马迁sī mǎ qiānㄙ ㄇㄚˇ ㄑㄧㄢ
  1. 人名。(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后以四十二岁之龄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因李陵降匈奴事,迁为之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以刑后余生完成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言,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记又为正史之宗,故后世称司马迁为「史迁」。又《汉书艺文志》载有所著之赋八篇,今仅见悲士不遇赋。

“司马迁”造句

1.项羽是力拔山气盖世的英雄,历来是人们赞慕的对象,然而司马迁以冷静的史家之头脑,分析了项羽其人其事,把对他的评价提到一个高度。

2.若从历史的眼光看,中国侠意识的成型是自司马迁始,从司马迁到金庸的二千年间,侠从威重乡里、与人解纷的“布衣之侠”。

3.司马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文学家。

4.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司马迁

5.司马迁写管仲,是以鲍叔让贤和管仲为政为主要内容,突出的是管仲之才,而写晏婴是以其赎贤、荐贤和“节俭力行”为主,突出的是晏婴之品。

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们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司马迁

7.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8.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司马迁

9.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司马迁

10.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

11.司马迁一家受牵连,恐怕得藏起来吧,太史公自己不说,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么。

12.司马迁受腐刑在天汉三年十二月,出狱大约在天汉四年二三月。

13.司马迁被宫刑后写出不朽的《史记》,张海迪感动了几代中国人,贝多芬失聪后写出伟大交响曲…坚强的残疾人给我们多少感动,残疾人日到了,关爱残疾人!

14.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

15.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6.管晏列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司马迁

17.比干明知纣王强暴,直谏有杀身之祸,仍旧强谏,以“杀身成仁”的方式宣告自己的坚守;司马迁受腐刑以免死,忍受耻辱,为的是成古今之辩、万世之言。

18.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司马迁

19.甄西黎生死忽然想起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20.对于酷吏,司马迁表现出一种复杂态度.

21.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司马迁

22.司马迁把这一历史性的壮举形象地描绘为“凿空”.

23.大家都知道司马迁受过腐刑,那么,在他向汉武帝呈上他的史书时,就应该没有胡子才对。

24.原名《太史公书》,东汉以后始称《史记》,西汉司马迁撰。

25.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司马迁

26.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司马迁

27.世人多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游于天人,当然另具只眼。他既不成王、亦不败寇。他为失败者项羽立传,且立传于本纪。不仅如此,他还让项羽的英雄形象远远压倒刘邦,而且,绵亘千古。薛仁明

28.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乎?司马迁

29.商君列传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司马迁

30.至于司马迁说到的“厄困鄱、薛”,可能是他在那里碰上了不愉快的事儿。

31.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网司马迁

32.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司马迁

33.因为公正地为李陵辩护而被处死刑,司马迁选择羞于启齿的宫刑“隐忍苟活”,只为了“草创未就”的文章能够“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3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滇文化就在这里繁荣,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下赞叹的一笔,“肥饶数千里”。

3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迁

36.顺不妄喜;逆不遑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胸有惊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司马迁

37.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司马迁

38.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当初齐国发兵要攻打鲁国,鲁国是孔子的母国,父母之邦就要陷入战争,孔子很着急,想不出来要派谁出去游说。

39.岂料这一说法,让皇帝和周围那些嫉妒李陵的小人大为不满,于是,司马迁招来了大祸,下狱、遭腐刑,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残害。

40.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在主持历法修改工作的同时,正式动笔写《太史公书》。

41.我们从司马迁对品节高尚、功业卓著的奇才之士的欣赏与偏爱,可以感受到他想慕功业、企羡荣名的强烈进取心。

42.倘若用司马迁的“泰山鸿毛论”来衡量,显然,只能列入“鸿毛”之类,实在令人可悲可叹。

4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这里是贝叶经记载的“勐卯古国”,是司马迁笔下的“滇越乘象国”,是《马可波罗游记》中的金齿州。

44.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司马迁

45.司马迁并非史上第一位受辱的文人,汉书上记载司马迁冤如巷伯,如同巷伯一样的冤屈,这个巷伯表字孟子,他才是史上惨遭宫刑的第一位文人。

46.司马迁自我超越的主体意识,表现为重于泰山,超越生死的价值观。

47.正如司马迁形容《史记》,可藏诸名山五百年,等待后人的发现。

48.司马迁作为有远见卓识的史学家,他在《史记》中甚至认为孔子的名声之所以能布满天下,儒学之所以能成为当时的显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子贡推动的缘故。

49.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

50.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

51.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

52.将复杂繁乱的历史问题叙述得条理分明,体现了司马迁高超的叙事艺术。

53.这一唯物主义的生死观,充分体现了司马迁超越生死的价值观念,生死本身只是必然的现象,而生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重于泰山则虽死犹生,轻于鸿毛则死不足惜。

54.如果都写下来,不必出版,只是像司马迁那样,藏诸名山,传诸后世,也许在1000年后,成为研究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陆婚姻状况的重要文献。

55.司马迁说过:“他爱马,爱美人,爱故交,最后自刎而死!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我想这是对项羽英雄之气的最好诠释吧!

56.司马迁一直致力于修书治史的工作.

57.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司马迁

58.司马迁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即使在受了宫刑之后,仍矢志不移,决心忍辱完成父亲未竞之业。

59.大典结束后,与会嘉宾们还将在司马迁祠下共植“司马林”活动,希望通过植树这种绿色、文明的方式,缅怀古代先贤司马迁

60.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司马迁

61.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司马迁

62.司马迁理所当然是中国楚辞学和中国赋学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63.汉武帝询问司马迁的意见时,司马迁直抒己见,认为李陵转战千里,英勇奋战,实在是因为敌强我弱,后无援兵,不得已才暂时降敌,相信他会寻找机会再立一份与其失败相当的功劳来报效朝廷。

64.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司马迁

65.司马迁赞赏慨然赴死的勇气,但反对随意地放弃生命.

66.由此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司马迁在研究人,特别是在对传主心理探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67.如果司马迁不坚持下去,怎么会有流芳千古的史记;如果曹雪芹不坚持下去,怎么会有令人悲慨的红楼一梦;如果李时珍不坚持下去,怎么会有医学着作本草纲目。

68.次年,司马迁平静地接受了最令人耻辱的“腐刑”。

69.在项羽的自身个性对比上,司马迁也是用不同笔调加以渲染,时而言语呕呕,时而叱咤喑呜。

70.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司马迁

71.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

7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73.当然了,能不能流传千古,还要看太史公司马迁的春秋笔法,假如司马迁把这个故事一笔带而过,估计自己连个名字都不会留下。

74.《三国志》位列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75.比较司马迁、班固文学思想的同异颇有意义.

76.春秋时,没伍子胥掘墓鞭尸的说法;战国时,有了鞭坟的故事;到西汉司马迁时,变成了掘坟鞭尸。

77.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司马迁

78.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

79.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司马迁

80.父亲死后不久,司马迁接替他的职务做了太史令,有机会翻阅了很多图书,做了大量笔记.

81.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申子卑卑,施之于名实。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司马迁

82.了不起就是汉代的独尊儒术,但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就批判以儒学为控制手段的公孙弘是“曲学阿世”。

83.除此之外,参加今年民祭活动的嘉宾还将在司马迁祠下共植“司马林”。

84.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销毁骨。司马迁

85.司马迁赞扬了孔子一生与时世不苟合取容的精神。

86.骐骥之踞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司马迁

87.司马迁亲眼目睹了李广三代蒙冤的现实,而自己也因李陵事件遭刑,对谗言的破坏力有着切身的体味。

88.巴渝文化专家李永明介绍,按照司马迁的眼光,值得载诸史笔、名传千古的杰出企业家,不过寥寥七人: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巴寡妇清。

89.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司马迁

90.对我影响大的作家是鲁迅和罗曼罗兰、孙犁,散文家是司马迁

91.君不见,最早记载传国玺上文字的人不是司马迁、班固等人,而裴松之、张守节等都是引用早已亡佚了的著作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死无对证”。

92.太史公自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司马迁

93.其中一篇俞长城的文章《叩马辨》,则对司马迁关于夷齐叩马而谏的记述提出了质疑。

94.2000年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告诉朋友任安自己泣血写作《史记》,是希望今后有一天能将此著作能“藏诸名山,传诸后世”。

95.虽然因为历史原因,益州没有入选司马迁笔下的三大经济富庶区,但地处中原地带的三大经济区由于长年战乱,早已徒有其名,实际上是民生凋敝、破烂不堪。

96.司马迁受腐刑背后的秘密:太穷交不起赎罪银减刑。

97.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

98.司马迁遇到多疑的汉武帝和一群阿谀无道的宠幸,好心做了驴肝肺,被以“诬上”和“沮贰师”的恶名处以死刑,后经司马迁自己的申请改为宫刑。

9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司马迁为辞赋家立传并在其传中大量录入辞赋作品.

100.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500年,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0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司马迁

102.智者贵在乘时,时不可失。司马迁

103.还有一种,就是像司马迁的尊重史实不急不慢的,一丝不苟的,我觉得肖泽颖兼容了李白和司马迁的这种风格吧。

104.两人都接触过一些绝密的内部材料,司马迁受腐刑而得以出任中书令,波里比阿是由于卖国投敌而得以担任西庇阿的参谋。

105.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司马迁

106.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间专门写了一篇叫《货殖列传》,在《货殖列传》中间他充分地肯定了人们追求富有的正当性。

107.司马迁的经济自由主义是以其国家主义的至治理想为宏旨的。

108.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司马迁

109.我给司马迁缝的衣服名叫“襜褕”,这是不用绕襟的直裾深衣,特征是下摆和襟缘的饰边很宽阔,这是蝙蝠;上朝见皇帝则要穿曲裾深衣。西西

110.李将军列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司马迁

111.就消费思想而言,司马迁提倡自由的消费思想,在“黜奢崇俭”的古代社会独树一帜。

112.司马迁写了《史记》这样的鸿篇巨制,却表示,书必须藏诸名山500年,要“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13.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司马迁

114.据此推算,司马迁只能是生于武帝建元六年而不可能是景帝中元五年。

115.高祖本纪: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司马迁

116.司马迁受腐刑背后的原因:他触动了汉武帝的逆鳞。

117.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智。司马迁

118.君子拙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司马迁

119.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司马迁

120.司马迁不愧为名公大笔,为世人留下了一张无怨无悔的心襟坦荡的笑。

121.刺客列传:天雨粟,马生角。司马迁

122.曾经觉得,像司马迁受宫刑之辱,不应苟且于世,更谈不上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了。

123.我倒是觉得柯林伍德所说的“身临其境”研究法颇有道理,让我想到司马迁“行万里路”的经历。

124.“盖张先生真正是一位如司马迁所说的‘好学深思’之士,对于哲学重大问题‘心知其意’。

125.规小节者不能成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司马迁

126.司马迁祠—汉太史遗祠—韩城党家村。

127.河津县离黄河不远处有司马迁墓,1942年日本驻军曾拍有照片。

128.司马迁学术成功之路与伟大人格,在历史文献编纂方面的首创精神和在文献编纂指导思想方面坚持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堪为档案工作者的光辉典范。

129.其中有一篇俞长城的文章《叩马辨》,此文章对司马迁关于夷齐叩马而谏记述提出质疑。

130.至于司马迁说,晁错擅权,搞了许多改革,"'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131.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司马迁

13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开始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

133.因此,司马迁在为其作传时,借他的谋士范蠡评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134.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司马迁

135.那也算不得什么,韩信受胯下之辱,司马迁受宫刑之耻,后世史册,他们一个个不都是永垂青史么。

136.通过比较分析,本文剖析了伯喜否被史家丑化的缘由,并探讨了司马迁撰述先秦人物的一些特征。

137.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138.这怪诞的行为被司马迁作为光辉事迹写进了《史记》,许由洗耳,成了著名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