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亡

拼音
sàn wáng
注音
ㄙㄢˋ ㄨㄤˊ
“散亡”基本解释

1.离散逃亡。
2.指散亡之众。
3.散失。

“散亡”造句

1.我终于找到了散亡多年的父亲.

2.桑仲既败还襄阳,乃鸠集散亡陷邓州,凶焰复炽。

3.刀眼魔蝎冥天定,射日弓下散亡魂。

4.刘封在这个军心涣散士卒散亡殆尽的关口还能守在垂死之中的义父刘备身边,可见其忠,若要他为“以后”。

5.明廷擢任广宁守将王化贞为巡抚,收集散亡,人心稍定。

6.当此之时,纣尚在上,尊卑昏乱,百姓散亡,故文王悼痛而欲安之,是以日昃而不暇食民。

7.自是无复其学,秘府之内,亦多散亡

8.毒大息,念在钱财散亡,恐不得久保,疾病连年,不离枕席,医所不愈,结气不解,计念之日夜羸劣,饭食复少,不能消尽谷,五藏不安,脾为不磨,是正在不全之部短气。

9.元海五部散亡之余而能自振者,少居内地,明习汉法,鄙单于之陋,窃帝王之称。

10.王彦则率众死战,终因寡不敌众,不得不冒死突出重围,且战且退到共城西山,据说身边仅剩七百余人,但他们据险设寨,顽强死守,使散亡部下逐渐寻归。

11.时年河朔饥馑,前任刺史苛暴,百姓多数流徙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