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议

拼音
fā yì
注音
ㄈㄚ ㄧˋ
“发议”基本解释

解释 1.产生议论。 2.提出建议。 3.交付讨论。

“发议”造句

1.在写法上,好发议论,善于使事用典,具有“以鉴赏为诗”的特点。七古最能代表作者的艺术水平。

2.人们在大发议论之前,真应该看看细节.

3.如康有为奏请成立制度局,外界本猜疑紧张,可维新派中少年得意者却偏偏要大发议论,说某官可裁,某官宜去,已奏请皇上饬办,即日便有圣旨下达云云。

4.他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大发议论。

5.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叽里呱啦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6.抄来抄去,考来考去,偶发议论也只是闲磕牙。

7.有的同志谈到,“到基层看好典型多,解剖问题多,只观花,不挑刺;有时候为下去而下去,对基层情况一知半解就发议论、作评语,主观主义的痕迹明显”。

8.雄辩高谈:雄:强有力的;高:大而广。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9.宋代以后,有不少诗话家不主张诗中发议论,认为诗以不犯本位为高,议论便落言筌,不是诗的本色。

10.不管是什么问题,只要有人听,他就爱大发议论.

11.“非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加以深思之后,实在不应粗心浮气,乱发议论。

12.但是,和无常开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为他爽直,爱发议论,有人情,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13.高谈雄辩:大发议论,长于说理。形容能言善辩。

14.因为他继续大发议论,军队开了过来,一把火将他的店铺化为灰烬.

15.不了解情况就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地乱发议论。

16.讲演者就同一论题大发议论,至少讲了两个小时.

17.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

18.实际上,中国有更优秀的写作传统,如《周易·乾》曰“修辞立其诚”,即写文章要表达自己真实意图,不能言不由衷,妄发议论。

19.当他们在鼓吹那疯狂的想法时,我不得不大发议论.

20.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如果下车伊始就乱发议论、脚踏地头就举起火把,这样的领导也只能召人白眼。

21.他就是有个缺点,好发议论,常常信口雌黄。

22.昨天听见他在高朋中大发议论,语惊四座,今天又听见他在那些开不完的座谈会上重复昨天的意见。

23.得马虎,在棘手问题面前要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做出果断决策的人自然会成为工作优秀的典型;而那些拿不定主意,不切实际地空发议论,马马虎虎的人只能被用作反面教材。

24.我们对小孩们一点不严,听她们自由发议论,可是要求其真实,一点谎语都不放过去的。

25.我们万不可凭管窥蠡测的调查了解,就下结论和发议论。

26.有些干部不注重调查研究,下车伊始就发议论,提意见。

27.写文章或讲话要开门见山,点明主题,不要博士买驴,不着边际地空发议论。

28.我对于这门学科知道得很少,随便发议论会贻笑大方的。

29.他的讨厌之处是对什么科学知识都大发议论,其实都是一知半解。

30.中土之人,未出山时,淡淡漠漠,以于仕进;及其仕也,又泄泄杳杳,以保功名,天下事皆坏于此辈。又或好发议论,已所不能为之事,则阻挠其成,护已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