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冠

拼音
rú guān
注音
ㄖㄨˊ ㄍㄨㄢ
“儒冠”基本解释

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
2.借指儒生。

“儒冠”造句

1.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赵石的一生,注定是在杀戮和鲜血中前行。

2.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3.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辛弃疾

4.金麻革《密国公挽词》:人知尊帝胄,我但识儒冠

5.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

6.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7.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8.一个年迈苍老的声音传来,一个白面儒冠的老者走了出来。

9.此时,杨天正襟危坐在大堂前方的檀木太师椅上,目测只有三十来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袍,一双虎目闪射着光芒,头顶戴一顶青色儒冠

10.无论身处何处,无论顶着什么样的身份,那个笑容都没变过,那是那个青衣儒冠的年轻人在江南的秋风里给我的微笑,第一次看到这个笑容的时候,我就想,我一直在等的那个东西终于来了吧。谢楼南

11.胸中万卷,笔头千古,方信儒冠多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