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儒

拼音
sān rú
注音
ㄙㄢ ㄖㄨˊ

“三儒”基本解释

1.指汉代的董仲舒﹑公孙弘﹑儿宽。《汉书.循吏传序》:"唯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汉代的董仲舒﹑刘向﹑扬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

“三儒”百科

百度百科

三儒

  • 词目:三儒
  • 拼音:sān rú
  • 注音:ㄙㄢ ㄖㄨˊ
  • 指 汉 代的 董仲舒 、 公孙弘 、 儿宽 。
  • 《汉书·循吏传序》:“唯 江都 相 董仲舒 、内史 公孙弘 、 儿宽 ,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一说,指 汉 代的 董仲舒 、 刘向 、 扬雄 。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三名儒》。
  • “三儒”造句

    1.三系论是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三儒造句

    2.超越存有论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3.对道德本心能够“自觉”,这种“自觉”就是康德所不承认的智性直观,这是牟宗三儒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儒”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 儒rú ㄖㄨˊ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