晦日

拼音
huì rì
注音
ㄏㄨㄟˋ ㄖㄧˋ
“晦日”基本解释

1.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
2.唐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德宗贞元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

“晦日”造句

1.是么?林风师弟,我怎么忽然觉得你身上的气息如此熟悉?上月晦日晚上你在何处?

2.来日,是六月甲午大尽之日,名为晦日

3.乙巳晦,日有食之,帝避正殿,寝兵,不听事五日。

4.越山度岭,得于七月晦日,至焉耆城二十里外安营立寨,遣人促焉耆王犒师。

5.每当旧历的月尽头,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

6.第一颗先到,就落在晦日神宫大门外台阶前,发出霹雷般的巨响,将台阶和大门砸坏,留下一个十丈深的大坑。

7.可待至晦日,设祭除服,然后成亲未迟。

8.此役为官渡战,曹操由于仓促出门,没看黄历,晦日兴兵,出师不利,损折兵士近万。

9.正月晦日,冯大娘收拾好第二日摆面摊要准备的物什后,带着小妍准备回屋休息。

10.12月31日是日本的大年夜,在日语里有个专有名词叫“大晦日”。

11.’俄廷下渐暗,月痕稍稍缩小,斯须光灭,仰视星斗粲然,而是夕乃晦日,竟不晓为何物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