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缬

拼音
jiā xié
注释
ㄐㄧㄚ ㄒㄧㄝ ˊ

近义词:蜡染

解释

蜡染 làrǎn

[wax printing;batik] 染布工艺。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

-----------------国语辞典蜡染là rǎnㄌㄚˋ ㄖㄢˇ
  1. 一种我国民间传统印染工艺。利用蜡的防染性,而使布料染上不均匀,且具有独特趣味花纹的染色法。主要是以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描绘几何图案或花、鸟、虫、鱼等花样,再浸入以蓝色为主的靛缸,后用水将蜡煮脱,所绘花纹即现。多用于饰染衣裙、被毯、被单等。起源于汉代,唐代始盛行,今仍在西南苗、傜及马来西亚等地流行。也称为「蜡缬」。

“夹缬”基本解释

解释我国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唐以后更为普遍。用两块木板雕刻同样花纹﹐将绢布对折夹入二板中﹐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染色花纹。后来发展为用镂花油纸版涂色刷印。其染成的织物叫夹缬。 -----------------国语辞典夹缬jiá xiéㄐㄧㄚˊ ㄒㄧㄝˊ

  1. 一种古代印花染色的方法。始于秦、汉之际,唐代以后非常普遍。用两块木板雕刻同样图案的花纹,再将绢布对折夹入二板中,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的染色花纹。后发展为用镂花油纸版涂刷印。所染成的织物也称为「夹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