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缬

拼音
jiǎo xié
注音
ㄐㄧㄠˇ ㄒㄧㄝ ˊ

“绞缬”基本解释

解释称染缬。丝织品的一种染色方法。先在织品上描成花纹,然后用缝﹑扎等方法加以绞结,保留其底色,染后再解去缝线,即可出现种种花纹。我国东晋时已开始使用,唐代最为盛行。

“绞缬”百科

百度百科

绞缬

  • 绞缬,又名撮缬、撮晕缬,在民间通常称之为"撮花" ,是一种把布料的局部进行扎结、防止局部染色而形成预期花纹的印染方法。它的操作顺序是先把布料上的某些部分用针线穿缝或结扎起来,防止它染色。这样经印染处理,最后布料上就出现了由深而浅、具有晕渲效果的花纹。染缬工艺除在部分偏远山寨尚存以外,大都已泯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 “绞缬”造句

    1.夹缬是中国古老的服装印染技艺“三缬”之一,上溯可至秦汉。

    2.中国传统印染物有“四缬”,根据不同印染工艺形成“缬”的方法而命名为“夹缬”、“蜡缬”、“绞缬”、“灰缬”。

    3.唐朝的印染技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夹缬、蜡缬、绞缬等印染方法都广泛流行,印染的花纹十分精美。

    4.夹缬与绞缬、蜡缬、灰缬并称中国“古代四缬”。

    “绞缬”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绞(絞)jiǎo ㄐㄧㄠˇ 拧,扭紧,挤压:~车。~痛。~心。~肠痧(霍乱病的俗称)。~尽心力。 用绳子把人勒死:~刑。

    详情

    基本字义● 缬(纈)xié ㄒㄧㄝˊ有花纹的纺织品。眼花时所见的星星点点。 英语 patterned silk; tie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