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都大邑

拼音
tōng dū dà yì
注音
ㄊㄨㄥ ㄉㄨ ㄉㄚˋ ㄧˋ
简拼
tddy

反义词:无人之地

见“无人之境”。

反义词:穷乡僻壤

壤:地。荒远偏僻的地方。

反义词:不毛之地

不毛之地

【解释】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示例】南方~,瘴疫之乡;丞相秉钧衡之重任,而自远征,非所宜也。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

【近义词】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反义词】鱼米之乡、天府之国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形容荒凉或未开垦的土地

“通都大邑”基本解释

通都大邑

【解释】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出处】宋·苏辙《民政策下·第三道》:“今天下所谓通都大邑,十里之城,万户之郭。”

【示例】商之所在,必~。 ◎清·黄宗羲《万里寻兄记》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