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文学

拼音
kǒu tóu wén xué
注音
ㄎㄡˇ ㄊㄡˊ ㄨㄣˊ ㄒㄩㄝˊ

“口头文学”基本解释

解释

口头文学 kǒutóu wénxué

[folk tales,ballads,ect.handed down orally] 口耳相传,没有书面记载的民间文学

-----------------国语辞典口头文学kǒu tóu wén xuéㄎㄡˇ ㄊㄡˊ ㄨㄣˊ ㄒㄩㄝˊ
  1. 不用文字记载而靠口耳相传的文学。

“口头文学”百科

百度百科

口头文学

  • 口头文学是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其内容可以包括诗歌、故事等。在民间口头文学中,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数量最多的三类。例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等就是由口头文学慢慢成型的。口头文学中也有数量较多的黄色故事和鬼故事。
  • “口头文学”造句

    1.中国搜集口头文学活动及其文字记录可以追溯到文字使用的最初时代,也延续到现在。

    2.故事作为一种口头文学样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时至今日,还是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口耳相传,成为饭桌上的谈资、教育孩子的典范……

    3.我又想到口头文学作品,父子口授,代代相传,每一个新的说书人加上新的章回或者虔敬地修改先辈的章节。

    4.第二部分是关于武当山口头文学对白莲教传承情况的调查报告。

    5.机智,吸取了黑人口头文学的传统。

    6.多样的口头文学与早期殖民者著作,构成了美洲文学瑰宝的开端。

    7.因为北美洲的部落仍未开创自己的文字体系,他们的文学全都是口头文学

    8.伦纳德打算记录Inughuit人的生活,不是编纂语法或词典,而是写一本“人类学角度的口头文学稿”来展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

    9.既受到口头文学和书场文化的影响,也受到晚清社会思想变化的推动。

    10.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口头文学

    11.“套语”是西方对口头文学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重在对口头文学创作形式的研究。

    12.如果以文学的表达方式及其所呈现的基本形态来划分,中国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口头文学阶段和书面文学阶段。

    13.老挝的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可以有资格被认为是无形资产,例如:罕见的语言、口头文学、不成文的音乐、神话故事、典礼仪式、社会行为模式等等。

    14.作为最古老的口头文学的古希腊神话,保留了最原始、最自然的人性标本,蕴涵着明显的伦理道德倾向。

    15.现有资料涉及山西醋文化方面的内容,多数是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即使有相关的文献也多出现在民间故事和民间风俗中。

    16.本文力求通过论证和解读二者的诸多异同,揭示民谣、民歌作为早期民间口头文学的共性,探寻二者差异性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口头文学”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口kǒu 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详情

    基本字义 ● 头 (頭) tóu ㄊㄡˊ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头和脸;?指面貌;?指面子,体面)。~

    详情

    基本字义 ● 文 wén ㄨㄣˊ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 刺画花纹:~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

    详情

    ● 学 (學) xué ㄒㄩㄝˊ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