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参

拼音
jiū cān
注音
ㄐㄧㄡ ㄘㄢ

“纠参”基本解释

解释举发弹劾。

“纠参”百科

百度百科

纠参

  • jiū cān
  • (纠参)
  • 举发弹劾。 清 黄宗羲 《论文管见》:“抗疏纠参,几至不测。” 清 李渔 《奈何天·助边》:“你做朝廷之官,就该干朝廷之事,为何把皇家功令视若弁髦,难道是不怕纠参的么?”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家祭》:“前有御史 杨素蕴 直斥其奸,反为 三桂 衔恨,后以纠参无实,坐贬而去。”
  • “纠参”造句

    1.臣职份所在,例应纠参,不敢以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

    2.钦奉明旨,再将纠参之疏查究,其参五虎,有谓典铨不公,李夔龙立地为堂,皆知挟卖官之资,以至吴淳夫不数月便跻卿贰,虽蔡邕一岁九迁,速不过是。

    “纠参”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纠(糾)jiū ㄐㄧㄡˉ缠绕:~缠。~纷。矫正:~偏。~正。集合(含贬义):~合。

    详情

    ● 参 (參) cān ㄘㄢˉ 加入在内:~加。~与。~政。~赛。~议。 相间,夹杂:~杂。~半。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