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旒

拼音
jiǔ liú
注音
ㄐㄧㄡˇ ㄌㄧㄨˊ

“九旒”基本解释

1.亦作"九斿"。亦作"九游"。
2.古代旌旗上的九条丝织垂饰。
3.古时官冕上的九串垂珠。
4.星名。

“九旒”百科

百度百科

九旒

  • 亦作“ 九斿 ”。亦作“ 九游 ”。.星名。《史记·天官书》:“三曰九游。” 张守节 正义:“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天子之兵旗,所以导军进退,亦领州列邦。”
  • “九旒”造句

    1.巨型山东龙化石骨架、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开颅术头盖骨、卜甲、举方鼎,戗金云龙纹朱漆木箱、天风海涛琴、明代漕船、九旒冕、亚丑钺。

    3.鲁王朱檀生前使用过的九旒冕、皮弁、镶金玉带、镶宝石金带扣,昨日来宁展出。

    4.日益骄溢,……日与近臣饮酒作乐,斗虎豹,召皮轩车九旒,驱驰东西,所为悖道。

    “九旒”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九jiǔ ㄐㄧㄡˇ 数目,八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玖”代):~归。 泛指多次或多数:~死一生。~霄云外。

    详情

    基本字义● 旒liú ㄌㄧㄡˊ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古代帝王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冕而前~”。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