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君子

拼音
liù jūn zǐ
注音
ㄌㄧㄨˋ ㄐㄩㄣ ㄗˇ

“六君子”基本解释

1.史籍中合称六个杰出人物为"六君子"者甚多﹐其中最著者﹐约有:(1)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2)宋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及陈师道﹑李廌﹐人称"苏门六君子"。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姑溪集》:"端叔在苏门,名次六君子……观全集殊下秦﹑晁﹑张﹑陈远甚。"(3)宋宁宗时﹐右丞相赵汝愚为韩侂胄诬陷﹐太学生周端朝﹑张衜﹑徐范﹑蒋傅﹑林仲麟﹑杨宏中六人上书讼其冤﹐被屏斥﹐史称"六君子"。见《宋史.忠义传.杨宏中》。
2.(4)明熹宗时﹐魏忠贤擅权﹐御史扬涟劾忠贤二十四大罪﹐涟与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端﹑袁化中﹑顾大章皆为忠贤构死﹐世称"六君子"。又魏忠贤矫旨逮周起元﹑缪昌期﹑周顺昌﹑周宗建﹑黄遵素﹑李应升下狱受酷刑死﹐世称"后六君子"。参阅《明史.宦官传.魏忠贤》。(5)清光绪中﹐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因"戊戌变法"失败﹐同时遇害﹐世称"戊戌六君子"。参阅《清史稿.李端芬谭嗣同等传论》。
3.国画称松﹑柏等六种树木。

“六君子”百科

百度百科

六君子

  • 六君子:清朝戊戌六君子
  • 六君子:南宋宁宗朝六君子
  • 六君子:南宋贤关六君子
  • 六君子:明代熹宗朝前后六君子
  • 六君子:民国初期筹安六君子
  • 六君子:当代万通六君子
  • “六君子”造句

    1.八月初六日晨,慈禧临朝训政,囚禁光绪,捕拿维新派,杀六君子,百日维新遂告失败。

    2.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即可以治妊娠恶阻。

    3.听闻谭嗣同等戊戌变法六君子被斩首午门了,那场面那气势真叫人热血沸腾,堂堂六君子面对錾刀,面不改色,那真叫人振奋!

    4.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谭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慷慨就义。

    5.目的:观察陈夏六君子丸治疗抗精神病药流涎副作用的疗效.

    6.最右边是乾隆年间藏家乔崇修书写的隶书“六逸图”三字引首,往左依次是清代著名金石家张廷济书写的“六君子图”、吴昌硕书写的“七友图”。

    7.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变为“戊戌六君子”。

    8.右丞相陈宜中在人品才具方面,可称道的并不多,他曾因与黄镛等上书攻击奸臣丁大全获得六君子美誉,登入仕途之后,又因依附权奸贾似道而声名狼藉。

    9.听闻谭嗣同等戊戌变法六君子被斩首午门了,那场面那气势真叫人热血沸腾,堂堂六君子面对錾刀,面不改色,那真叫人振奋!

    10.在太学读书期间,参与反对遣散“京学类申”、与陈宜中等伏阙上书揭露权奸丁大全,时称“贤关六君子”。

    11.六君子英勇就义的动人场面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

    12.他是百日维新的重要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变法失败,被杀于菜市口。

    13.据说,六君子的鲜血都流进铁门胡同的一条暗沟里,这条沟被人称为血沟。

    14.这一分不只是潘石屹与冯仑分家,一时传为佳话的万通六君子,最终各奔前程。

    15.结论:陈夏六君子丸对抗精神病药所致流涎疗效确切.

    16.先由总统府美国顾问古德诺写《政变国体论》发端,继由杨度、严复、刘师培等所谓“六君子”。

    17.其他用品比如茶席、茶道六君子、茶叶罐子,都可以根据预算的盈余买更喜欢更具艺术观赏性的。

    18.慢性胃炎,从补中和胃来治疗,拟香砂六君子汤。

    19.对照组予多酶片治疗,治疗组用加味六君子汤治疗.

    “六君子”分词解释

    ● 六liù ㄌㄧㄡˋ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

    详情

    基本字义● 君jūn ㄐㄩㄣˉ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主。~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王。~上

    详情

    ● 子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