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

拼音
zǐ wǎn
注音
ㄗˇ ㄨㄢˇ

“紫菀”基本解释

紫菀(-wǎn) : 菊科。多年生草本。茎粗壮,直立,有粗毛。基生叶大,长椭圆形;茎生叶线形。头状花序,边缘舌状,蓝紫色;中央管状,黄色。瘦果上有毛。中国北方和中部有栽培。根可入药,能化痰止咳。

“紫菀”百科

百度百科

紫菀

  • 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 L. f.),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茎直立,高40-50厘米,粗壮,基部有纤维状枯叶残片且常有不定根,有棱及沟,被疏粗毛,有疏生的叶。基部叶在花期枯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下半部渐狭成长柄。
  • 国内主产于河北、内蒙和东北三省等地区,在国外朝鲜、日本等地亦有分布,通常生长于潮湿的河边地带,是一味中药,有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之功效。
  • “紫菀”分词解释

    ● 紫zǐ ㄗˇ 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红与蓝合成的颜色:~红。~铜。~外线。~药水。 道教和某些朝代的统治者所崇尚的色彩,因而常在其宫室、服饰

    详情

    基本字义● 菀wǎn ㄨㄢˇ〔紫~〕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二米余,叶有锯齿。根和根茎可入药。草木茂盛的样子。其它字义● 菀yùn ㄩㄣˋ ◎ 古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