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院

拼音
zī zhèng yuàn
注音
ㄗ ㄓㄥˋ ㄩㄢˋ

“资政院”基本解释

解释

  • 清末所设的中央咨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咨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 “资政院”百科

    百度百科

    资政院

  • 资政院是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成立于1910年9月,终止于1912年初。由民国临时参议院替代。院址在北京西城区象来街,民国时期改名为国会街,1949年后又改为象来街。资政院的建制在各省地方叫谘议局,谘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本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本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是,它的权力受到本省督抚的严格限制。
  • “资政院”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资(資)zī ㄗˉ财物,钱财:~源。物~。~财。~金。~费。~料。工~。川~(路费)。经营工商业的本钱和财产:~本。外

    详情

    基本字义● 政zhèng ㄓㄥˋ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

    详情

    ● 院yuàn ㄩㄢˋ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子。~墙。庭~。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法~。医~。戏~。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