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橐

拼音
náng tuó
注音
ㄋㄤˊ ㄊㄨㄛˊ

“囊橐”基本解释

1.袋子。
2.借指粮仓﹑粮库。
3.囊括;聚集。
4.指行李财物。
5.窝藏,包庇。亦以喻庇护所。
6.犹勾结。

“囊橐”百科

百度百科

囊橐

  • 用于贮物。《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左传·宣公二年》:“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汉书·韩信传》:“信乃夜令人为万余囊,盛沙以壅水上流,引兵半度,击龙且。”《新唐书·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 “囊橐”造句

    1.家门和顺,虽饔餐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2.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3.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4.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5.张宏杰为曾国藩算了一笔经济账,说他“仕宦三十余年,囊橐萧然”。

    6.公集又有《哀流民操》,与序中所载诗皆一时之作,史称公到官倾囊橐以赈饥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疾不起,今第取公诗读之,犹为流涕,况公当日乎。

    7.有外界人士指出,国际社会对海地数十年来的援助几乎未能奏效,仅是让部分政客们囊橐丰盈而已。

    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9.张之洞一生清正廉洁,乐善好施,以致其辞世后,“竟至囊橐萧然,无以为子孙后辈计”。

    1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囊橐无余,自得其乐。

    11.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囊橐”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囊náng ㄋㄤˊ口袋:药~。探~取物。~空如洗。~括。〔~生〕藏语,中国西藏农奴主家的奴隶。亦称“朗生”。像口袋的东西:胆

    详情

    基本字义● 橐tuó ㄊㄨㄛˊ口袋:负书担~。〔~驼〕即“骆驼”。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具炉~,~以牛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