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灾

拼音
rǎng zāi
注音
ㄖㄤˇ ㄗㄞ

“攘灾”基本解释

解释禳除灾祸。攘﹐通"禳"。 -----------------国语辞典攘灾ráng zāiㄖㄤˊ ㄗㄞ

  1. 排除灾害。《晋书.卷七二.郭璞传》:「公以青囊中书九卷与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攘灾转祸,通致无方,虽京房、管辂不能过也。」

“攘灾”百科

百度百科

攘灾

  • 攘灾,是汉语词汇,拼音是rǎng zāi,解释为禳除灾祸。
  • “攘灾”造句

    1.厌胜钱也叫做压胜钱,并非流通币,起源于西汉,本义主要是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两大类。

    2.它是汉代人祈求长生,祈福攘灾,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

    3.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而实际上五月又可以说是旧时泉州人的避恶攘灾月,这大概是与五月为恶月的传统观念有关。

    “攘灾”分词解释

    ● 攘 rǎng ㄖㄤˇ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羊,而子证之”)。~夺。~

    详情

    ● 灾(災、烖、菑)zāi ㄗㄞˉ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火~。~难(nàn )。~害。~患。 个人的不幸遭遇:招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