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

拼音
shǔ fú
注音
ㄕㄨˇ ㄈㄨˊ

“暑伏”基本解释

1.夏季伏天。

“暑伏”百科

百度百科

暑伏

  • 暑伏,又称“三伏”,是我国旧历中一年内最热时期的表达形式。分为初伏(头伏)、中伏(二伏)和末伏(暑伏)。
  • 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暑伏),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暑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每年立秋日及其后两天如果出现庚日,中伏就为十天,否则为二十天,所以,大多数年份中伏都为二十天,相应地,大多数年份暑伏都是四十天。
  • “暑伏”造句

    1.京师暑伏以后,则寒贱之子担冰吆卖,曰冰胡儿。

    2.暑伏热真烦躁,稻在田里热到笑,人在屋里热到跳,都在路上胡跑,蝉在树上吓唬叫,烦透了一家老少,热闹了禽畜狗猫,幸亏我的祝福送到,给你一点生活的幸福叹号。

    “暑伏”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暑shǔ ㄕㄨˇ热:~天。~热。~假。酷~。中医学“六淫”之一。 英语 hot德语 Hitze (S)?,

    详情

    基本字义● 伏fú ㄈㄨˊ趴,脸向下,体前屈:~卧。~案读书。低下去:此起彼~。屈服,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法。~输。~辩(伏罪的供状,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