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粘

拼音
shī nián
注音
ㄕ ㄋㄧㄢˊ

“失粘”基本解释

1.见"失黏"。

“失粘”百科

百度百科

失粘

  • 失粘为作近体诗(也称格律诗)术语。写作律诗、绝诗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之谓。即应用平声而误用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俪文字,若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 “失粘”造句

    1.结果光镜观察粘液细胞水肿且凋亡增加,电镜观察除见有凋亡细胞、凋亡小体外,粘液细胞还出现微绒毛丢失、粘液颗粒减少、细胞内出现多少不等的空泡等改变。

    2.肉眼,胃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浅,有的几乎消失,粘膜表面呈细颗粒状,偶有出血及糜烂.

    3.即使作者殚精竭思,有时也难免出现新造词语、割裂词汇、颠倒字序、改变成语、搭配不当、平仄不谐、对仗不工、失粘失对等现象。

    “失粘”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失shī ㄕˉ丢:遗~。坐~良机。收复~地。流离~所。违背:~约。~信。找不着:迷~方向。没有掌握住:~言。~职。~

    详情

    ● 粘 nián ㄋㄧㄢˊ 同“黏”。 姓。 ● 粘 zhān ㄓㄢˉ 黏的东西互相附着连结在一起:糖~牙。 用胶水或糨糊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