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子

拼音
shāo zǐ
注音
ㄕㄠ ㄗˇ

“梢子”基本解释

1.梢公,船家。
2.鼗鼓的别名。
3.裤的一种。
4.指销钉。

“梢子”百科

百度百科

梢子

  • 梢子有盘头之称谓,是硬山腿子出挑至连檐的部分。根据盘头层数可为五盘头和六盘头,五盘头比六盘头少一层炉口,六盘头逐层为:荷叶墩、半混、炉口、枭、头层盘头、二层盘头和戗檐,明清式称梢子。
  • “梢子”造句

    1.还有一点很重要,看明榫,过去的榫眼都是方的,锁住榫头的是梢子.

    2.吃好中饭戴着小草帽拿了赶牛的竹梢子又去看牛。

    3.其中,又按棍的长短分为长梢子和短梢子两种。

    4.挖了四条二十公分长的沟,把一根甘蔗梢子放入,用土覆盖。

    5.加油!二号犍牛加油!五号花花犍牛加油!枣木鞭杆在空中旋转一绕汴叽!汴叽!鞭梢子半截子都打断了,仍。

    6.八方步,绞梢子,迷踪身法虎扑子。

    7.车队最前、中间、末尾等车辆梢子上,都插着醒目的杏黄旗,有的写着一个大大的“粮”。

    8.这个掌法最独特的地方,就是不用死劲,而是手掌如鞭一样抽,用的是梢子劲儿。

    9.梢子棍携带方便,对于经常出差在外的人可用它挑担包裹,又可作钩用。

    10.由于梢子头比较短小,灵活性很大,所以击打力也非常强大,往往令对手防不胜防。

    11.此器械比棍的威力更强大,在棍的前方加上一个梢子头,把棍的用处发挥得淋漓尽致。

    12.中间、末尾等车辆梢子上,都插着醒目的杏黄旗,有的写着一个大大的“粮”。

    13.这个掌法练开了,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打铁砂袋,一切硬的东西,甚至自己的大腿上都能练,主要练个梢子劲儿。

    “梢子”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梢shāo ㄕㄠˉ 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末~。~头。~林。 末尾:眉~。收~。 古代奏乐时拿的竿子。 古同“艄”

    详情

    ● 子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