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律

拼音
sān yī lǜ
注音
ㄙㄢ ㄧ ㄌㄩˋ

“三一律”基本解释

也称“三整一律”。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理论。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每剧限于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于一天之内完成。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大都严格遵循。18世纪以后,三一律受到浪漫主义作家的反对,并逐渐被冲破。

“三一律”百科

百度百科

三一律

  • 三一律(classical unities)是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琴提奥约于1554年提出,后由法国新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行动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
  • “三一律”造句

    1.进入现代认识型以后,人们通过创造概念否定了“三一律”,而且通过把悲剧性和人物形象塑造置于悲剧艺术中心,从而彻底颠覆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情节中心论。

    2.再多说一句,如果写剧本的话,最好遵循三一律,模式上以起承转合为主。

    3.到底何种类别和何种程度的三一律对于建筑、造型艺术、诗歌、散文来说更受欢迎,一直都是个不得不随主题事件关联变化才能确定的问题。

    4.事实上,三一律作为一种创作原则固然有其外部的社会政治因素,但其自身也体现出内在的美学意义。

    5.特别是经过三一律对时间的严格控制,戏剧越发丢失了其时间性。

    6.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时期出现的三一律创作原则,一直被认为是文学服务于政治的一种体现,在创作上对作家是一种极大的束缚。

    “三一律”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 一yī ㄧ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

    详情

    基本字义● 律lǜ ㄌㄩˋ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约束:~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