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席

拼音
bì xí
注音
ㄅㄧˋ ㄒㄧˊ

“避席”基本解释

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避席再拜。

“避席”百科

百度百科

避席

  • 避席亦作辟席,是东亚传统的交往礼节之一。东亚传统以前习惯席地而坐(中国在宋代以后才普及使用椅子),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自己的谦逊,都要离开坐席而伏于地,这种做法便叫做避席。
  • “避席”造句

    1.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2.吴兴沈重名为硕学,高祖尝令彦之与重论议,重不能抗,于是避席而谢曰:辛君所谓金城汤池,无可攻之势。

    3.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

    4.曾子避席、圯上受书、程门立雪……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的经典故事,无不体现出学生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敬爱。

    5.村民们受曾子思想的影响,非常懂得谦让,村民间的关系一直很和睦,“曾子避席”就是村民们的行为典范。

    6.敬酒者和被敬人都要“避席”,即起立以示尊敬,以袖挡口。

    7.至于这次法官应否避席,他认为要由证监会或小股东的代表律师决定。

    “避席”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避bì ㄅㄧˋ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防止:~免。~孕。~嫌。~雷针。

    详情

    基本字义● 席xí ㄒㄧˊ用草或苇子编成的成片的东西,古人用以坐、卧,现通常用来铺床或炕等:~子。草~。苇~。竹~。凉~。~地而坐。~卷(ju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