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莱

拼音
cǎo lái
注音
ㄘㄠˇ ㄌㄞˊ

“草莱”基本解释

解释 1.犹草莽。杂生的草。 2.指荒芜之地。 3.犹草野。乡野;民间。 4.布衣。平民。 -----------------国语辞典草莱cǎo láiㄘㄠˇ ㄌㄞˊ

  1. 荒地的杂草。《孟子.离娄上》:「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树木参天,草莱遍地。」

  2. 田野。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

  3. 未出仕为官者。唐.李商隐〈漫成五章〉五首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草莱”百科

百度百科

草莱

  • 草莱,汉语词汇。
  • 拼音:cǎo lái
  • 释义:杂生的草;荒芜之地;乡野;平民。
  • “草莱”造句

    1.“台湾周千里,土地饶沃,招章、泉、惠、潮四俯民,辟草莱,兴屯聚,令诸将移家实之。

    2.太公封齐之初,营丘一带原是一片荒凉的草莱之地,虽然齐无膏壤千里,但也有自己的优势。

    3.当时会稽还是荒凉而没有开发的地方,越王便"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4.张元济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编辑出版家,是中国新式出版事业开辟草莱的人,是商务印书馆的“灵魂”人物。

    5.其景也,荒蔓凋零困教人于草莱,不足寄兴,不足陶情,实为一写真而一无画处之趣存乎?

    6.宋齐丘,先帝布衣之交,今弃之草莱,不厌众心。

    “草莱”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草 cǎo ㄘㄠˇ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

    详情

    基本字义● 莱(萊)lái ㄌㄞˊ 藜。 〔~菔〕萝卜的别称。 古代指郊外轮休的田,亦指田废生草:“政烦赋重,田~多荒”。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