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虎

拼音
chái hǔ
注音
ㄔㄞˊ ㄏㄨˇ

“豺虎”基本解释

1.豺与虎。泛指猛兽。
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豺虎”百科

百度百科

豺虎

  • 豺虎,汉语词汇。
  • 拼音: chái hǔ
  • 豺与虎。1、泛指猛兽。
  • 2、喻凶狠残暴的寇盗、异族入侵者。
  • “豺虎”造句

    1.乃合投畀豺虎,以清王猷,但朽悴将尽,不足穷法,可特原罪,徙付交州。

    2.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3.当是时也,官吏贪狠如豺虎,赋税苛敛如毛絮,兼以疠疫横行,村落萧疏,百姓不堪重负久矣,于是境内盗贼蜂起,警耗彻夜。

    4.未能将坏人“投畀豺虎”于生前,当然也只好口诛笔伐之于身后。

    5.哪有斩不掉的荆棘?哪有打不死的豺虎?哪有推不翻的山岳?你必须奋斗着,勇猛地奋斗着,胜利就是你的。邓中夏

    6.虽富贵在天,穷达有命,彼林甫者,诚可投畀豺虎也。

    7.我真恨不得把这个卖国贼投畀豺虎.

    8.哪有斩不断的荆棘?哪有打不死的豺虎?哪有推不翻的山岳?你只须奋斗着,猛勇地奋斗着;持续着,永远的持续着,胜利就是你的了。

    9.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杜甫

    10.革伴鸱夷犹有气,身殉豺虎岂无灵。

    11.昆仑拔剑,誓诛豺虎;后羿挽弓,劲射鸷鹰。

    12.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13.取彼譖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豺虎”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豺chái ㄔㄞˊ  ◎ 哺乳动物,贪食,残暴,常成群侵袭家畜。分布于中国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亦称“豺狗”):~狼。

    详情

    基本字义 ● 虎 hǔ ㄏㄨˇ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