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诡

拼音
diào guǐ
注音
ㄉㄧㄠˋ ㄍㄨㄟˇ

“吊诡”基本解释

解释1.亦作"弔诡"。 2.奇异,怪异;趋异。-----------------国语辞典 吊诡diào guǐ ㄉㄧㄠˋ ㄍㄨㄟˇ

  • 奇异、怪异。如:「文词吊诡」。

“吊诡”百科

百度百科

吊诡

  • 【基本解释】怪异,奇特。出自《庄子·齐物论》:“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吊(死)诡(异)原指庄子梦中的“汝”。现见于鲁迅《坟》之引于庄子,代表逻辑上左右为难的一种困局。因而有奇特、怪异之意也。
-----------------

wikipedia

悖论(英语:Paradox),亦称为佯谬诡局,是指一种导致矛盾的命题。通常从逻辑上无法判断正确或错误称为悖论,似非而是称为佯谬;有时候违背直觉的正确论断也称为悖论。悖论的英文paradox一词,来自希腊语παρ?δοξος ,paradoxos,意思是“未预料到的”、“奇怪的”。 如果承认它是真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经过一系列正确的推理,却又得出它是真的。古今中外有不少著名的悖论,它们震撼了逻辑和数学的基础,激发了人们求知和精密的思考,吸引了古往今来许多思想家和爱好者的注意力。解决悖论难题需要创造性的思考,悖论的解决又往往可以给人带来全新的观念。

paradox其实亦有“似非而是”的解释。即是用普通常识看上去不正确,但其实是正确或是有可能的。例如“站著比走路更累”。一般常识是走路比站著累,但要一个人例如在公园里站一个小时,他可能宁愿走动一个小时。因为“站著比走路更累”。也例如狭义相对论里面的双生子佯谬亦是另外一个例子。

佛法中也有释迦牟尼佛破外道悖论的例子:如《大智度论》卷一中举出长爪梵志的例子:长爪梵志提倡一种“一切法不受”的主张,其意思是说他不接受世间一切理论。释迦牟尼佛就问他:「你接不接受你自己所建立的这个“一切法不受”的理论?」长爪梵志像一匹千里马一样有智慧,不必等到鞭子打到身上才起跑,只看到鞭影就觉悟了。换句话说,当释迦牟尼佛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长爪梵志就知道自己的理论是有问题的──如果接受,那就是“接受一种理论”这与他自己建立的“一切法不受”的主张违背;如果不接受,那他的主张就不存在。就这样,一方面显示长爪梵志的理论是一种悖论,另一方面也突显释迦牟尼佛以非常简短的开示就把长爪梵志折服了。

“吊诡”造句

1.如果将真理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之吊诡称作“真理的二律背反”,那么近数十年来,许多哲学问题都是为了解决这个二律背反。

2.在纪元后的最先的几世纪的基督教,基督教作者曾采用三种模式,来解释消除原罪跟显露自己之间的吊诡关系。

3.所有人来到你生命里自有他的意义。人最难的就是学会怎么平静地面对离别,而这个世界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当你学会平静地对待离别时,那个人已经在你心里永远不会走了。卢思浩

4.只有不存在的事物才能那么美丽,这是最悠久缠绵的吊诡,永不得满足的配方。安吉拉·卡特

5.前些时日发生的两件事貌似风马不接,实在仔细想来却呈现出同样的吊诡

6.我已不再掉眼泪,很努力的体会,这个世界不完美,这旅途多少胜利与败退,领悟现实的吊诡,心在乱流中学飞,有时候很累,但我听见别气馁。易家扬

7.不过对于此一吊诡的议题,高盛此举将迫使监管机构提早做出决定,难以拖延下去.

8.以“涉嫌寻衅滋事”刑拘童贻鸿,罪名之吊诡,之淆乱视听,令人震惊。

9.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大众文学走了一条吊诡的路线。

10.哥林多城的教会实践了在贫穷的生活中乐捐的吊诡道理。

11.而比这些更吊诡的,是各支球队仿佛被冻却了的激情,世界杯,正变得奇冷无比。

12.回流文物面临的真伪问题也成为了艺术市场的吊诡之处,具体表现在文物与拍卖价格之间名实难副。

13.因此,吊诡的结果是,人因为城市的扩张而建立的自主性,其实也逐日地淘空了人的自主性。

14.但是,吊诡的是,这些喜剧性人物通身散发着殊异的魅力,可亲可近,可爱而深入人心。

15.这种吊诡的过敏性皮肤病症,来去突然,不留痕迹,于是有鬼风疙瘩的俗称。

16.但我发现吊诡的是,尽管有负面的偏见,我们这个社会仍然着迷于镀金的生活。

17.于是就在这些历史因素交错影响下,医学校学生除了有故国之思外,也吊诡地成为台湾乙未新生代挑战日本殖民统治的摇篮。

“吊诡”分词解释

● 吊diào ㄉㄧㄠˋ 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丧。~孝。~唁。凭~。 慰问遭遇不幸的人:形影相~。 悬挂:上~(自缢)?

详情

基本字义 ● 诡 (詭) guǐ ㄍㄨㄟˇ 欺诈,奸滑:~称。~道。~诈。~辩(?无理强辩;?逻辑学上指似是而非的论证,如“~~论&r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