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

拼音
èr shū
注音
ㄦˋ ㄕㄨ

“二疏”基本解释

1.亦作"二疎"。
2.指汉宣帝时名臣疏广与兄子受。广为太傅,受为少傅,同时以年老乞致仕,时人贤之。归日,送者车数百辆,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

“二疏”百科

百度百科

二疏

  • 疏广,字仲翁,西汉东海兰陵(今枣庄市峄城区)人。自幼好学,博通经史,被朝廷征为博士。汉宣帝时,选疏广为太子太傅。疏广的侄子疏受,当时亦以贤明被选为太子家令,后升为太子少傅。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
  • “二疏”造句

    1.第二,疏堵并举,正确引导农村非正式金融发展,加强相关法律建设。

    2.此所以二疏之高风,竟成千古绝调也。

    3.乃将归东都田里,公卿已下祖饯于通化门外,时人以比汉之二疏

    “二疏”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二èr ㄦˋ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双,比:独一无~。两样,别的:~话。不~价。

    详情

    ● 疏 shū ㄕㄨˉ 去掉阻塞使通畅:~导。~通。~浚。~解(jiě)。 分散:~散。仗义~财。 事物间距离大,空隙大,与“密&r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