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肱

拼音
gǔ gōng
注音
ㄍㄨˇ ㄍㄨㄥ

“股肱”基本解释

〈书〉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股肱”百科

百度百科

股肱

  • 股肱,汉语词汇,指腿和胳膊,意辅弼。出自《尚书·虞书》:“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忧民,汝翼。”
  • “股肱”造句

    1.太常潘浚,忧深责重,志在竭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2.郑吒的黯炎虽然是薄薄的一层,但是每次都能挡的下李凯股肱之力的攻击,可以说这黯炎的防御能力已经接近完美。

    3.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女辅之。

    4.天子端然少旁求,股肱耳目皆奸慝。

    5.无官无职,却受两代南平王敬重,倚为股肱,荆南所有军政要务和总体规划,大都是出于梁震之手,是荆南举足轻重的人物。

    6.文德武功二坊,闳衍巨丽,记文韬武略,文章武备,文治武成;东西下马御碑,伫立两厢,命天潢贝勒,股肱将臣,候驾躬迎。

    7.虽然吕布对自己奉为上宾,视为耳目股肱,而且对自己的计策是言听计从,有时甚至不惜得罪陈宫。

    8.主公圣明!嘉愿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9.翁师傅凭借电报中的寥寥数语,便可料敌于千里之外,真乃我大清股肱栋梁之臣也!

    10.兴平乃是朕的股肱之臣,朕怎么不会相信呢?只是你刚才说的世家外戚把持朝政,却有点危言耸听了。

    11.在夜裔的病榻旁,是夜裔的股肱之臣。

    12.吕爱卿,劳苦功高,真乃朕之股肱之臣!

    13.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浚,忧深责重,志在竭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14.王司徒,快快请起!卿乃朕股肱之臣,以后可免跪!

    15.王司徒,快快请起!卿乃朕股肱之臣,以后可免跪!

    16.陆逊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17.但作为皇上的耳目股肱,焉能为了一已安危,而不顾社稷倾危,尽忠匡救乎?

    18.上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忧深责重,志在谒诚,夙夜兢兢,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19.五位大臣的旗上写的是他们的名字,仓颉、大挠、伶伦、宁封、岐伯,这五位大臣皆是皇帝的股肱之臣。

    20.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

    21.你是聪明人,又是皇上心膂股肱,皇上寄托期望殷重,巨来你要切切留心。

    22.从任河南确山知县开始,凭着他的宽厚、清廉与敏达,一步一步地升为内阁大学士,官居一品,位极人臣,成为康熙王朝的股肱之臣。

    23.史因誉其北门锁钥、京师之枕,城故得为股肱重地、密迩王室,遂甲视天下州县也。

    24.否则今后若因军规痛失股肱,追悔无及!众人求情,早在预料之中,现在都知军规不可犯,已经得偿所愿。

    25.有说法称,他与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都是周武王的股肱之臣,合称“周初四圣”。

    26.死者有士的身份,是国君的臣下,犹如国君的股肱耳目,彼此有恩情。

    27.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28.而之后朱同敬便跻身朝堂,成为庄氏的股肱之臣,左右南齐朝局。

    29.既欣股肱备此髦楚,还惭予躬无德而称。

    30.他们的确都是我的左膀右臂,股肱心腹;但是人若只有强健的体魄而没有聪明的耳目,还是不能克敌制胜。

    31.凡举兵帅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和工,随时变化,以为纪钢。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备数如法,审知命理,殊能异技,万事毕矣。

    32.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

    33.及权继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议、诸葛瑾、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硃然以为爪牙,分任授职,乘间伺隙,兵不妄动,故战少败而江南安。

    34.国家多故,股肱是倚;以卿才识,戡定不难。

    35.父皇,你说对臣下要待之以厚,又说杨侍读可做我股肱之臣,为何三言两语就把他打发了出去?

    36.肤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

    37.徐树铮是清末秀才,弃文从武,为段祺瑞所赏识,被着力栽培,成为段最为信赖的股肱之臣。

    38.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39.但至少也算得上是那慈禧老贼婆与满清朝廷的股肱之臣。

    40.卿才能素著,久任股肱,特简丝纶重地,赞理机务。

    41.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42.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阎皇后被迁离宫,本非自愿,诏文中曲为转圜。

    43.皇帝身着黄色龙袍,看着他的股肱之臣,指着御案上的卷子说;你们都看看吧,这是孔颖达送来的卷子。

    44.父亲秉持大政二十余年,自他病重,乾隆已在另行物色心膂股肱,原来“傅家门生”。

    45.潘浚,志在竭诚,寝食不宁,念欲安国利民,建久长之计,可谓心膂股肱社稷之臣矣。

    46.先生乃吾之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47.天地大变之前,必然会提前显现征兆的,而这些征兆最先出现在国家栋梁、股肱之臣身上。

    48.他是股肱之臣,却和皇帝情同父子,终身不渝他是君主,庙号“圣宗”。

    49.齐桓舍射钩,使管仲相;今使布竭股肱之力,为公前驱,可乎?

    50.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筋骨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则不告,谓之蔽才,其罪五。

    “股肱”分词解释

    ● 股 gǔ ㄍㄨˇ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骨。~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 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①资金的一份,如“~份”,&l

    详情

    基本字义● 肱gōng ㄍㄨㄥˉ 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骨。曲~而枕。 喻强大、得力的助手:股~之臣。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