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山脉

拼音
hǎi dǐ shān mài
注音
ㄏㄞˇ ㄉㄧˇ ㄕㄢ ㄇㄞˋ

“海底山脉”基本解释

解释 又称“海岭”、“海脊”。海底中规模巨大、狭长绵延的高地。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峰顶露出水面形成岛屿。著名的有大西洋海岭等。

“海底山脉”百科

百度百科

海底山脉

  • 海底山脉(Oceanic range)绵延于海底的大洋中脊和海岭。大洋中脊是纵贯世界大洋的洋底山系,全长约8万多公里,在构造上为板块的生长扩张边界。山顶的平均海深2000~3000米,高出大洋盆地2000~3000米,宽1000~1500公里,横剖面具有双峰,双峰间为中央裂谷,谷宽几十公里,相对深约1000~2000米,裂谷中不断有玄武岩岩浆溢出,并使中省两侧板块相背分离扩张。洋脊的上面很少有沉积物覆盖。
  • “海底山脉”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海hǎi ㄏㄞˇ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洋。~域。~拔。~疆。~内。~岸。~誓山盟。五湖四~。 用于湖泊名称:青

    详情

    基本字义 ● 底 dǐ ㄉㄧˇ 最下面的部分:~层。~座。~下(?下面;?以后)。海~。~肥。 末了:年~。月~。到~。 根基,基?

    详情

    基本字义● 山shān ㄕㄢˉ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详情

    基本字义 ● 脉 mài ㄇㄞˋ 分布在人和动物周身内的血管:~络。~理。 动脉的跳动:~搏。切~(中医指诊脉)。~口(中医切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