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

拼音
jiāng zuǒ
注音
ㄐㄧㄤ ㄗㄨㄛˇ
“江左”基本解释

1.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2.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各代的基业都在江左,故当时人又称这五朝及其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左,南朝人则专称东晋为江左。

“江左”造句

1.陛下命将亲征,威陵江左,望风慕化,克拔数城,施恩布德,携民襁负,可谓泽流边方,威惠普著矣。

2.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江左草创,日不暇给;以迄于宋、齐。

3.金陵三大青楼杨柳心、妙音坊、红袖招,妙音坊属于江左盟的势力,最大头牌宫羽就是梅长苏的人。

4.而今有了萧公子如此大才,我江左人士也可扬眉吐气一番了,希望我江左能够再现百年前王谢两家俱在时的的诗酒风流。

5.现在他们都在拼命招揽人才,既然已经不幸被他们看中了,再逃回江左去,只会把麻烦也带回去,白白被盟里的人骂我招灾惹祸的。

6.江左耆旧先在关右者,咸相倾慕。

7.后被卖入苏州梨园,出演《西厢记》中的红娘一炮而红,很快成为色艺双绝、名动江左的秦淮歌妓。

8.中国的民营企业早年习惯"摸着石头过小河",而今天他们要过的是大江,左有国有企业,右有外资公司,它们共同需要的都是现代化的帆船或者快艇。但也有经验主义者,想要"摸着石头过大江",其悲惨结局不问可知。

9.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吕本中

10.六朝时期建初寺固然是江左大寺,相传是唐代宗李豫为“感梦而筑”的宏觉寺,后来成为“牛头宗”的发祥地,方圆20里,气势同样宏大。

11.秦般弱提出先对付梅长苏和他的江左盟,除了帮誉王,她也想借誉王之手报江左盟重创红袖招之仇。

12.江左以来,沦没戎寇,虽永和、太元王化暂及,太和、隆安还复湮陷。

13.果然仪表不俗,要搁古代,恐怕就要说‘江左卫?’或‘城北徐公’之类了,搁现在怎么形容?

14.这个建设在伊江右岸的移民新村是昂敏达村,共有325户,而伊江左岸还有约85户移民被安置在玛丽洋村。

15.夫以中华全力受制潢池,而欲以江左一隅兼支中国,胜负之数,无待蓍龟矣!海澄王麾下诸君果识时知命,笃念故主,厚爱贤王,宜劝令削号归藩,永绶福禄。

16.琅琊风骨,开宗立派传衣钵。六朝江左风流歇,万岁通天,摹得诸王帖。书法宋元犹挺拔,明清两代几中辍。古人遗墨千秋诀,何幸如今此处看陈列。

17.南宋偏安江左,当权者在这里苟且偷安。

18.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海宴

19.江左以来,唯晋朝施用;搢绅之士,犹多遵玄议。

20.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

21.江左风景不殊,然南迁士人心怀中原。

22.原来,十三先生是林府忠仆,这些年来一直和宫羽替林府经营“妙音坊”,并暗中为江左盟收集情报,监督牵制“红袖招”。

23.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会见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副主席安东尼奥·内图,并向他赠送纪念品。

24.八姓中华绕晋,六朝江左偏陈,炀帝杀父一干坤,续继无传殒命。

25.金沙江巧家段河谷广泛发育厚层黄土状堆积,尤以金沙江左岸宁南县华弹一带最为发育。

26.吴佩孚的信是给你的,他好像知道江左河堤、半边山、观音岩、弥陀寺的战斗事都是你指挥的,对你是大加赞赏,还要和你交换年贴拜把子呢!

27.逮于江左,元帝崩后,诸公始有谒陵辞告之事。

28.品味若想对傅三江保持挟击势态压迫他,这时必须随着谭伟步伐向他面对傅三江左方移动,而且靠近傅三江。

29.直到东晋以后,由于江左偏安的局势与玄、佛思想的熏陶以及江南明秀山水对士人精神的慰藉与刺激,才促使山水游记的全面兴起。

30.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海宴

31.江左风气虽然主家与部曲天壤之隔,却多以礼待之,很少如此动辄打骂跪拜的。

32.“涅槃归来”的江左梅郎梅长苏,以病弱之躯搅弄风云,成为儿时伙伴靖王麾下的谋士,不仅助他登上王位,更为曾经被污蔑为叛军的七万赤焰忠魂平反昭雪。

33.王涣之听到妙处,不禁拊掌赞道:妙,假托梦境,恍若仙临,余痴活四十载,竟不知我江左有此豪情之人。

34.究其原因,杨素如此,主要出于对江左文化的钦羡,其文风显然受到了南人的影响。

35.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

36.江左夷吾甘半壁,只缘无泪洒新亭。

37.又过一刻左右,美髯文士投子认输,大笑道:人言大师棋道精湛,今日手谈一局,心服口服,便是比起号称江左第一的敬豫公,也在伯仲之间。

38.梅长苏的江左盟在江湖朝野都建立有自己的情报网,即使他自己足不出户,也尽知天下事,之后也是依靠着这些第一手消息,精心筹谋,搅弄风云。

39.彪之博闻多识,练悉朝仪,自是家世相传,并谙江左旧事,缄之青箱,世人谓之“王氏青箱学”。

40.另一历史名人夏完淳,天资早慧,世称“江左圣童”,亦为明末抗清的少年英雄,其师从陈子龙,师生二人常携手登临辰山,抵掌而谈,并留宿于道观内。

41.江左初,元帝崩后,诸公始有谒陵辞陵之事,盖由眷同友执,率情而举,非洛京之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