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国

拼音
jūn zǐ guó
注音
ㄐㄩㄣ ㄗˇ ㄍㄨㄛˊ
“君子国”基本解释

解释

  • 古代传说中的邦国。其国风俗淳朴,好让不争。
  • 汉·唐时指朝鲜、日本一带为“君子国”。
  • -----------------国语辞典君子国jūn zǐ guóㄐㄩㄣ ㄗˇ ㄍㄨㄛˊ
    1. 神话传说中的国名。《山海经.海外东经》:「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

    2. 国名。唐时新罗国的自称。参见「新罗」条。

    3. 戏曲剧目。隋唐故事戏。为廉锦枫取珠以报唐敖救命之恩的故事。参见「廉锦枫」条。

    “君子国”造句

    1.这个学说为周礼所吸收,并据此把箕子朝鲜建成东方君子国

    2.君子国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经过不断的提醒不断的劝喻才渐臻佳境的。

    3.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强弱相虏;莫适禁御,延及君子,国受其咎。

    4.如果用《镜花缘》中“好让不争”的“君子国”国风,来要求现代社会的人,是不切实际的。

    5.君子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

    6.君子国在其北,衣冠带剑,食兽,使二大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

    7.我们是礼仪之邦,君子国度,季布一诺,重于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