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梁

拼音
kāng liáng
注音
ㄎㄤ ㄌㄧㄤˊ
“康梁”基本解释

1.沉溺于逸乐。
2.清末戊戌变法的首要人物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并称。

“康梁”造句

1.近阅报载康、梁等自逃显僇后,避居扶桑,日以革命邪说瞽惑人心,年少子弟喜新厌故,多盲从之。

2.从吏部传来的消息说,帝党只限康梁等辈,下派官员只要忠于职守,不以异党论。

3.先是在康梁的影响下,他从一个热衷功名的年轻人,变成立宪主义者;又在革命党人所办的报刊影响下,从立宪主义者变成民族主义者。

4.兴中会海外的人力和财源,后来却被康梁的保皇会截夺。

5.康梁将武则天的野史安到慈禧身上,塑造了一个“政治上反动、生活上淫荡”的妖后,迎合了西方大众无论在上半身还是下半身对中国的简单想象。雪珥

6.至于鼠窃,则是他把康、梁与孙、黄混为一谈,误以为这次“肇乱”是康、梁戊戌变法失败后发起“不自量”的“革命”。

7.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政闻社,尽管因清廷对康、梁的通缉令而无法登记,但仍可凭借报刊的平台发表大量言论,并与革命派展开论战。

8.戊戌年,张之洞曾经力挺康梁等人,出钱出力出关系,但也敏锐地看到维新派的外强中干和急功近利。在变法主旋律响彻朝野时,张之洞逆市操盘,“不识时务”地抛出了著名的。雪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