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目

拼音
lì mù
注音
ㄌㄧˋ ㄇㄨˋ
“吏目”基本解释

1.古官名。元于儒学提举司及各州设吏目为参佐官。明之翰林院﹑太常寺﹑太医院,留守﹑安抚﹑招讨﹑市舶﹑盐课诸司及都指挥司﹑各长官司﹑各千户所﹑各州均有设置。清唯太医院﹑五城兵马司及各州置之。其职除太医院吏目与医士类似外,其余或掌文书,或佐理刑狱及官署事务。

“吏目”造句

1.章大郎随着吏目进了大门,绕过照壁,便是过堂,由过堂往左,是储济仓大使的官廨,往右是一溜十几座库房。

2.谢少华大喜过望,新官上任总该有些贺仪才是,刚才那个吏目也不爽利,早拿出这些东西来,也省得自己浪费口舌。

3.吏目们面面相窥,可是又不敢回答。

4.照《明会典》所说,吏目三年一考,三考满后可由吏部选官。

5.吏目的脸一阵灰白,怪不得这次传令能交到自己头上,还以为是被人看重,原来是这趟着实没有半点油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