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腔

拼音
kūn qiāng
注音
ㄎㄨㄣ ㄑㄧㄤ
“昆腔”基本解释

解释

  • 地方戏曲声腔之一。
  • 参见:昆腔
  • -----------------国语辞典昆腔kūn qiāng ㄎㄨㄣ ㄑㄧㄤ
    1. 流行于我国江浙一带的剧种。始于元代,最初是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所流行的清唱腔调,故称为「昆山腔」。明嘉靖年间,魏良辅以昆山腔为基础,综合我国各地方腔调,揉合南北曲,以笛、管、笙、琵琶、锣鼓等为乐器,旋律婉转细致,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称,为集南北曲大成的时曲,是明代到清中叶以前我国主要的戏曲腔调。由于所唱的是曲牌,故称为「昆曲」;因以江南苏州昆山一带的语言演出,故也称为「昆剧」。

    “昆腔”造句

    1.单口唱也叫昆腔曲,由1人单独演唱.

    2.吟诵是即兴的,没有谱,但它应用的是昆腔和弋腔。

    3.晚明散曲家施绍莘是明人散曲中之大成者,他采用昆腔新声创制了许多优秀的散曲作品,并且获得非常好的市场反响。

    4.一个在豆子她爸的网志上碰到的女生.热爱昆腔和越剧,以及其他戏曲.

    5.昆剧是一种戏曲声腔、剧种、简称昆腔、昆曲或昆剧。

    6.昆腔是几大戏曲声腔之一,在明代发展很快.

    7.于是,昆腔遂与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并称为明代四大声腔。

    8.湘剧多取材于家庭亲情故事和历史战事,可分为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

    9.湘剧属戏曲大戏剧种,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四大声腔,传统剧目达一千多个。

    10.此剧原名《还魂记》,由明至今,几乎成为昆曲之代名词,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艳冠群芳。

    11.这致使昆腔传奇显现出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在戏剧舞台上展示出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生活场景。

    12.巴陵戏用中州韵、湖广音结合湘北方言演唱,声腔以弹腔为主,兼唱昆腔和杂腔小调。

    13.沪上的昆剧名票、“昆腔京韵俱乐部”创办人赵云健在“三八节”前夕,和上海图书馆周末讲堂合作,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昆曲丽人行”的主题活动。

    14.他用假嗓子唱的一段昆腔,更是别具一番风味。

    15.它以清唱的形式出现,终于使昆腔在无大锣大鼓烘托的气氛下能够清丽悠远,旋律更加优美。

    16.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

    17.电视中扮演白猿者是李孟嘉,乃李洪春之孙,前场身着鹤氅,持云帚与麻姑同上,二人唱昆腔对舞,格调高古浑朴。

    18.他们不奏潮乐,只崇古乐,有时还加入曲笛随唱昆腔助乐。

    19.少年时代的他喜吹笙箫管笛,擅打锣鼓番点,尤精昆腔小曲。

    20.昆腔是几大戏曲声腔之一,在明代发展很快.

    21.她以升平署的昆腔高腔剧本为蓝本,翻成二簧,将《杨家将》改编成《昭代箫韶》,《四进士》编成《节义廉明》等,这些戏均出自内廷太后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