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改税

拼音
lì gǎi shuì
注音
ㄌㄧˋ ㄍㄞˇ ㄕㄨㄟˋ
“利改税”基本解释

解释

  • 以税代利,即国营企业由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缴纳税金。
  • “利改税”造句

    1.孙群义认为,在我国第二次“利改税”的时候,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就已经全部改成税收了。

    2.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对记者说,“利改税的原因就在于这个时候市场已经越来越重要了,企业交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3.从1984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开始到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整整20年,从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租赁制、股份制,到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

    4.79年国有企业扩大自主经营权、82年工业经济责任制,84年开始试点的利改税政策,这都是中央的国有企业改制方面的试点。

    5.国企改革的目标是要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放权让利”到“利改税”,从企业承包到股份制改造,无不体现这一诉求。

    6.现行的房产税是第二步利改税以后开征的,1986年9月1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从当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7.利改税完成后,以“分灶吃饭”的分权方式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资源支配能力。

    8.实行利改税,相当于变相的利润上缴和留成。

    9.可以说,从上个世纪利改税特别是所得税所有企业平等以后,国企将巨额利润占为己有、内部分红。

    10.据了解,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以草案形式发布试行。

    11.1983年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利改税试行办法》标志着改制的深入,国企开始逐步由利润上交改为上交企业所得税。

    12.在第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无论是放权让利、利改税还是承包制,甚至后来的各种股份制改革都具有“管资产”的特点,集中于在国企管理体制上做文章。

    13.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实施国营企业利改税和改革工商税制过程中,拟定有关税收条例草案。

    14.但这两年,西南省却开始落后其他省份了,先是利改税,其他地方都完全铺开了,我们西南省都还没动。

    15.西安市利改税工作会议上确定,从10月1日起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

    16.市人民政府召开国营企业负责人会议,动员做好利改税的工作。

    17.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利改税以前,国有企业的所有收益都得上缴国家、国库。

    18.90年代以后,随着拨改贷、利改税后,国企完全停止向国家上缴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