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拼音
lǐ zì chéng
注音
ㄌㄧˇ ㄗˋ ㄔㄥˊ
“李自成”基本解释

①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原是驿卒。后参加陕北农民起义军高迎祥部,英勇善战,号为“闯将”。高迎祥牺牲后,被推为“闯王”。1640年率起义军进入连年灾荒的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展到百万之众。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不久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后在山海关战役中遭吴三桂和清军夹击,大败,退出北京南下。次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兵败后出家为僧。
②长篇小说。姚雪垠作。先后于1963年、1976年、1981年出版。明末,李自成被农民起义军推为“闯王”。潼关一战,起义军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等潜入商洛山。后起义军东山再起,在河南攻破洛阳,声势大振;后又几次击溃明王朝主力,三次攻打开封。小说结构宏大,情节丰富,在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个性化上有突出成就。

“李自成”造句

1.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2.我们不当李自成,我们一定要考好。毛泽东

3.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刘宗敏率军,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李自成下令予以“礼葬”,在东华门外设厂公祭,后移入佛寺。

4.李自成是西夏国王元昊的后代,是党项族,太平村人是李自成后裔,那么,也是党项人后裔。

5.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6.从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父吴襄在京遭农民军拷掠,爱妾陈圆圆被夺占,于是顿改初衷,打着为崇祯帝复仇旗号,拒降李自成,还师山海关,袭击唐通部。

7.于是,李自成转投奔号称不沾泥的张存孟。

8.战场上金鼓齐鸣,杀声震天,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把明朝官军打得落花流水。

9.拟就李自成系列时事小说作分析,探讨这些身处鼎革的作者们,如何借小说以表达他们的关注与思考。

10.卞和献玉、三顾茅庐、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2800年的历史,在这里精彩演绎。

11.无论周遇吉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是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相抗衡的,代州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12.我还听说李自成已经拟定了一份名单,打进北京之后,就按图索骥,逼问银子,京城是首善之都,怎么也要榨出一亿两白银!

13.据常福元介绍,李自成起义前,在位于米脂城内马号圪台的银川驿当驿卒。

14.杀一警百不就行了,李自成部素来凶残,难道大家情愿受死?是因为鼠疫流行,感染以后身体虚弱,无能为力。

15.为啥不做李自成,为啥要做杨白劳?

16.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17.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他不可能摆脱三百年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18.诸人一路走进军营,打仗前李自成和另一个魁伟粗犷的大汉正极目远望。

19.第二天,还是在武英殿西暖阁,李自成召集了大顺朝进京第一次御前会议。

20.然后,李自成兵分两路,一部由大将刘芳亮率领攻河北,自己同大将刘宗敏率主力部队北上宁武关,从北面迂回围攻北京,李自成率领大军顺利攻下大同、宣府、昌平。

21.崇祯不该死,因为他是被李自成灭掉的,所以李自成在清朝所修明史里面的分类,是流寇。

22.于是,李自成遂采取假死、隐居的做法,巧妙地回避了矛盾,让皇后高氏和李过出面与何腾蛟联合,共同抗清。

23.在鄂湘赣交界之处有大量李自成后人。

24.要是遇上关外的八旗,不,哪用八旗,即使遇到李自成、张献忠的老营怕是也是一哄而散的命。

25.李自成压住程九伯,回手抽刀,但刀鞘中因雨水沾泥,一时间拔不出来。

26.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在景山上吊而亡,他本应殉国殉主,杀身成仁,或者抗清复明,誓不两立,至少也应当一个明末遗民,老死牖下,也能对得起故主。

27.长篇小说《李自成》展示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画卷。

28.李自成虽然聪明过人,过目成诵,但他从不自高自大,放松学习。

29.李自成死后,余部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联明抗清。

30.李自成建立娘子军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往后怎么办,他还没有想好。

31.李自成领导的起义军,每到一处就除暴安良,稳定人心,因此,深得人民爱戴。

32.刘宗敏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最得力的助手,也是攻击京城的急先锋,他率领着手下从正阳门杀进来。

33.心中计议已定,便决定投降李自成,当吴三桂说出此议,一众人皆是欢呼不已。

34.十月左右,西北剿寇的洪承畴诸军取得阶段性胜利,李自成仅以身免,只余十八骑脱走山林。

35.阿济格的奏报中说李自成的尸体“尸朽莫辨”,何腾蛟的报告中则称尸体无头。

36.所以,纵然李岩经国济世的才能天下罕有,可对李自成来说仍旧不如李过能够统兵为胜更重要。

37.后来李自成占了北京,刘宗敏拷打官绅,抄查资产,竟搜出银两总计两千万两以上,这就是这些官绅的性质。

38.李自成听各式各样马屁听得多了,这种谀辞听起来毫无反感,反而觉得一日不听便颇不舒服。

39.李自成亲自劝慰,当众人之面折箭为誓既往不咎,陈永福方才归降,李自成也因此更为民众所敬服。

40.八位守护李自成的天神后裔,究竟能否改变一代枭雄败死九宫山的命运呢?一切正在揭晓……

41.李自成起义受挫后,就息马深山,重整旗鼓,才有后来攻占京城的胜利。

42.李自成率部坚持在陕西发展,并在进攻甘肃真宁时杀掉明军猛将曹文诏,给予诸路明军以极大的精神打击;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

43.后来,失去饭碗的李自成愤而参加农民军,“奋臂大呼,九州幅裂”。

44.李自成使大将马科从汉中入川,攻陷顺庆之后,广安州便成了大顺的势力范围。

45.先头部队旗开得胜,捷报传来,李自成兴奋异常,于是决定让权将军田见秀以及李自成夫人高氏和六政府中一把手尚书官留在西安,他亲率20万大军起行。

46.鉴于这种情况,在米脂的李自成行宫纪念馆中,暂以九宫山遇害和夹山寺禅隐两说并存建档展出。

47.因为清军正处于攻势,李自成是守势,阵脚都不稳的情况下,主动扑出去和人打,就像搏击中下盘不稳,却还要冲上去搏命。

48.三顾茅庐、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2800年的历史,在这里精彩演绎。

49.李自成急于打退多铎,以便尽快回援榆林,他与刘宗敏、刘芳亮等将轮番出关主动进击,昼夜不息地攻打清军的兵营,却均为清军所败。

50.李自成早已明白崇祯所说不假,事实上宋献策和李岩在西安谏阻攻取北京时,就或多或少点到了会有两线作战的问题。

51.破寇军现在虽然名义上受李自成调遣,但傻子都可以看得出来,两方是面和心不和,更何况破寇军和李自成合作之前,双方还刚刚打了一场的大仗。

52.李自成的队伍不断壮大,真是兵强马壮,横扫千军,声威大震。

53.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

54.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先后撤出北京、西安,转战到湖北时,李来亨已崭露头角,与李自成麾下名将高一功、郝摇旗、刘体仁、袁宗第齐名,见载于历史文献。

55.李自成听说吴三桂与清军搭上线,不敢怠慢,派出降将唐通与白广恩先率骑兵赶至抚宁县东南的一片石,而他自己则率主力布阵于石河。

56.成吉思汗被王汗、桑昆所败,只剩下四千多人;李自成潼关一战,只有10骑突出重围,但二者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事业。

57.李自成起义军进京后,曾派兵攻占饶阳,委派了县令.

58.其实张旭不知道,新婚时揭盖头的习俗在清朝时才广泛流行,而专利人却是李自成张献忠等明末造反派。

59.明末甲申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他逃到淇县云蒙山栖身修炼,伺机东山再起。虽则北京旋得旋失,好歹李自成手中还有陕西、河南、湖广北部诸多地方。

60.左良玉军逃至半路又遇李自成伏军,左良玉军大乱,弃马骡万匹,监军佥事任栋死于阵,左良玉则逃至襄阳。

61.四月,李自成入河南,与张献忠合兵攻取澄城。

62.他告诉记者,送子园村的名字起源于明朝末年,跟随李自成的将军刘体纯将最小的孩子送到山里,避免战乱中受到伤害,这里才被叫做送子园。

63.到了大明崇祯十七年,也就是许云龙记得的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围攻北京,明军不战而溃,崇祯皇帝以身殉国,吊死在煤山之上,明朝由此灭亡。

64.贼性不改也没有诬赖李自成,拘押拷掠跟绑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把土匪寨子直接设在了京城而已。

65.李自成与之折箭为誓,表示不再追究,从而降伏了陈永福。

66.福王熊包一个,绝不愿自杀殉国,见了李自成,立刻叩头如捣蒜,哀乞饶命。

67.政策,使他的父亲吴襄遭受了严重拷掠;二是李自成部下刘宗敏霸占了他的爱妾陈圆圆。

68.李自成携重金派专使招降,南明小朝廷欲对其三代封爵。

69.他是国家的历史的见证,当李自成带领农民工闯进紫禁城时候,崇正皇帝在这棵树上上吊自杀了。

70.李自成的起义军,每到一处,都救火追亡,深受灾苦百姓的拥护。

71.两日后,李自成于湖北九宫山身亡。

72.李自成一银川驿之马夫耳,奋臂大呼,九州幅裂!

73.且说熊文灿是日杀败李自成等,虽然大胜,恐有伏兵,也就鸣金收军。

74.失去饭碗的李自成愤而参加农民军,“奋臂大呼,九州幅裂”。

75.牛金星投入义军后,李自成对他十分器重,后期更是言听计从。

76.这个人,事明背明,降清叛清,就连本阶级视为寇雠的李自成,他也考虑过投降。

77.“迎闯王,不纳粮”这一口号,说明李自成是膏泽斯民的。

78.李自成余部在湖南抗清失败后,先后转移到川、鄂地区,即夔州府以东地区,由农民领袖刘体纯、李来亨等与明将王光兴等联合抗清,称为夔东十三家。

79.黛玉说:感情是一种伤感,感时花溅泪就是感情的境界。曹操说:感情是一种美轮美奂,不爱江山爱美人就是感情的写照。李自成说:感情是一种悲壮,舍身自杀就是感情的表状。武则天说:感情是一座丰碑,无字的说明就是感情的释怀。

80.历史上李自成受牛金星的播弄,不计后果把忠心耿耿且有“王佐之才”。

81.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82.今天早朝接到奏报十月,闯贼李自成攻陷延安,寻屠凤翔,紧接着又陷榆林,兵备副使都任、总兵官尤世威等战死。

83.李自成的义军每到一处,都除暴安良,深受劳苦大众的欢迎。

84.在中国,一六四四年三月,当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占北京城时,明朝的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在景山一棵树上缢死。

85.洪秀全与李自成的农民军一样,开始时“代表农民利益的运动迟早也会变质,而他必然会做到汉高祖、明太祖的藏弓烹狗的德政,可以说无例外的。

86.“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不当李自成,毕生为人民。

87.——调寄临江仙——摘自《李自成外传》篇首。

88.民族灾难篡国,与李自成、洪秀全一路货色。

89.李自成许是被这个名字刺激到了,盯着地图一言而定。

90.不是别的就是李自成,不沾泥,高迎祥,王自用,张献忠等各个农民起义了,主要起义的地方就是河南,山东等地,你想想大家饿了好几年,要是不起义才怪了。

91.八位守护李自成的天神后裔,究竟能否改变一代枭雄败死九宫山的命运呢?一切正在揭晓……

92.例如王徵曾被李自成北京政权征入为官,王徵绝粒而死,这是违反天主教规的行为,因为天主教十诫中第五戒为反对杀人,也不许自杀。

93.它位于海拔600米的卧牛山顶峰上,相传是三国时期周仓所建,明末李自成部将郝摇旗曾聚屯于此。

94.反映的是以李自成、张献忠等为代表的农军初期斗争经历。

95.大丈夫当横行天下,自成自立,若株守父业,岂男子乎?前三岁曾梦伟将军呼予李自成,今即改名自成,号鸿基。

96.历史没有忘记李自成祖孙四代为抗清前仆后继,捐躯疆场的英雄业绩,更没有忘记他们所流的鲜血,在茅麓山区更是流传着很多歌颂李来亨的传说。

97.李自成振臂一呼,成千上万的农民就跟着他起来造反。

98.李自成与刘宗敏合作,据山为阵,不仅如此,过年后的正月初四,李自成主动出击,派将军刘芳亮率领千余人进攻多铎,结果,被图赖率领清兵揍了一顿。

99.多尔衮当然吸收李自成的失败教训,四处张榜,表示说无论是谁,只要降顺大清,官复原职不说,还要加官晋爵,新有封赏。

100.牛金星进谗本不足怪,奇怪的是李自成为什么要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决断。

101.是啊,如今市井流传,大明气数已尽,李自成是真命天子,有的更是说神仙下凡,乃是救民于水火。

102.你是皇帝我是太监,你是武松我是潘金莲,你是唐僧我是妖精,你是春梅我是西门庆,你是陈圆圆我就是李自成,你再是光棍就直接跟我算了!

103.明朝末年暴发了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104.他在河南陕州会师后,统军南下,打得在均县、竹山一带活动的张献忠、李自成等部纷纷退却,转往陕西。

105.李自成杀了傅宗龙,又乘势攻克了商水、扶沟、洧川、许州、长葛等豫中州县。

106.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107.李自成则与清、要毫无干系,塔铭的作者刘萱为明朝遗臣,他是忠于大明朝的,怎能为农民领袖李自成写铭记功呢?这是无法理解的。

108.宋献策加入起义军后,李自成如鱼得水。

109.李自成钧鉴,吾心已决,禅让君位,托付国事,唯望平辽爱民,不负所托!朱由检。

110.第一个原因,李自成进入京城以后杀人太少,牛金星大肆启用了明朝降官降将。

111.他想让李自成振作起来,但是无从劝谏。

112.崇祯自己不便见方以智,李自成正防着自己跟明朝臣子暗通款曲呢!那就让王承恩和他的替身好自交流吧。

113.李自成本想得此险要之处,既能阻止吴三桂退往辽东与清军会合,又可借此再图山海关,易同反掌。

114.结果这时候李自成已经在西安称帝,大顺军向着山西席卷而来,他们才慌慌忙忙的回京,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自己。

115.清兵入关之后,李自成还想找出一个万全之策,保住刚建立的政权。

116.李自成造反的时候,曾与我有一面之识,我还赠了他一些金银。

117.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称闯王,灭亡了明朝,建立了短命的大顺朝,后被入关清兵击败,兵败被杀。

118.李自成逃禅石门夹山一说,流传极广。

119.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认为,“说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史证不足,说李自成兵败归隐湖南石门县夹山寺没有有力的证据。

120.后来,李自成余部被活捉,地方官府知道了山间的尸体乃李自成,就多次到山中晓谕,表示杀李自成者可受重赏。

121.对于大名鼎鼎的李自成的故事,我想没有多少人知道。

122.今日吾等在此会宴,应了一句古话,‘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要说吾和李自成有没有恩怨,有!不但有,而且怨恨颇深。

123.李自成是一个贫苦农民的米脂县陕西省。

124.要毫无干系,塔铭的作者刘萱为明朝遗臣,他是忠于大明朝的,怎能为农民领袖李自成写铭记功呢?这是无法理解的。

125.1993年《羊城晚报》曾刊发熊育群的《李自成之死揭秘》一文,揭示隐居湖南夹山寺的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

126.几年后,李自成攻占北京,张氏为黄夫人及两个儿子准备盘缠,“潜遣归里”。

127.吴三桂当然不能容忍李自成的悍然掳夺。

128.就算前队,也是李自成那贼下了必杀令,派自己亲兵督阵斩了不知多少人头,还许诺攻下开封后重赏,才有如此表现。

129.甚至闯王李自成本人也不会去闯,他没有土地,又被驿站裁员下岗,走投无路才加入了老闯王的团伙。

130.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131.当然此时的李自成还是刚刚因为杀了债主和老婆,加入不沾泥王存猛的队伍。

132.甲申年,李自成破京师,东昌兵临城下之时,两卫世职多数投降,邓之荣奔走东阿,得乡兵五百余人,“遇贼数千,拒敌于白塔山”,邓之荣设伏,将之击溃。

133.吴三桂率兵星夜兼道追杀,李自成遣使求和,遭到了吴三桂严词拒绝。

134.一说他在湖北九宫山被地主武装杀害,一说李自成归隐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当了和尚,宝藏也埋在张家界天门山中。

135.行动总共抓住了包括李自成在内的六个驿卒。

136.那韩氏见李自成虽不俊雅,却也一貌堂堂,料他毕竟有本事会弄耸的了,喜喜欢欢,情愿嫁他。

137.起义失败后,李自成与野拂一同隐居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138.说到米脂的名人,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

139.该碑文使用了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顺国永昌元年”年号,对研究当时历史作用极大。

140.无论哪一个人,哪一个革命团体,李自成也好,朱元璋也罢,没有因之而长兴不衰的政治团体,或持续几十年,或是几百年,都不能摆脱这一性质的束缚。

141.经过数天拷掠,李自成军共得银七千多万两,均让工人重新熔铸成巨大的中间有孔窍的方板状银板,以便于运输。

142.“‘天不祚明,赍志以殁’是说上天不保与李自成结盟的南明,抗清的曹国公‘出师未捷身先死’之意。

143.李自成自以为帝位已经牢如磐石,也在牛金星的播弄下大选妃子,一样搞得大户人家鸡飞狗跳。

144.李自成前脚刚刚进驻劫后烬余的武昌,阿济格部清军后脚脚就到,重重叠叠地围住了武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