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文

拼音
liù wén
注音
ㄌㄧㄨˋ ㄨㄣˊ
“六文”基本解释

1.指六书。
2.六种文字﹐即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鸟书。

“六文”造句

1.通篇骈四俪六文字,大意只是南宫擂,正式开始。

2.何是浙江山阴人,号“高昌寒食生”,据《申报》的挽文所记,其著述有《劫火纪焚》、《红楼梦题名录》、《齿录》、《一二六文稿》等。

3.他的诗、词、曲、赋以及四六文,都无一不精,无一不好,不论是口占、联句、打诗钟,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张口即来,这种倚马才高的本事,堪称一绝。

4.就在今日,吕光率领文武,拜祭上天,遥败天王,大赏三军,并且有段业宣读早已准备好的祭天文告,文章骈四俪六,文采飞扬。

5.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6.曲、赋以及四六文,都无一不精,无一不好,不论是口占、联句、打诗钟,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张口即来,这种倚马才高的本事,堪称一绝。/zj-292524/

7.孙觌是南宋四六文名家,颇受南宋人的好评,有人称他“笔势翩翩,高出流辈”,“每一篇出,世所传诵”,有人称他“四六清新,用事切当”。

8.身穿一身鲜红铠甲的青年将军扬了扬手中的十字枪说道,他头戴鹿角兜鍪,战盔中央还印有六文钱纹,看向兽族战士的眼中也是充满鄙视不屑。

9.词、曲、赋以及四六文,都无一不精,无一不好,不论是口占、联句、打诗钟,他都可以不假思索,张口即来,这种倚马才高的本事,堪称一绝。

10.骈文的形式日趋完善,出现了通篇四、六句式的骈文,所以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11.史书作者宋祁本人,是个喜用古文、瞧不起四六文、又善于追求简雅古朴作派的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