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道

拼音
lóng wěi dào
注音
ㄌㄨㄥˊ ㄨㄟˇ ㄉㄠˋ
“龙尾道”基本解释

解释

  • 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 借指朝廷。
  • 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道。
  • -----------------国语辞典龙尾道lóng wěi dàoㄌㄨㄥˊ ㄨㄟˇ ㄉㄠˋ
    1. 殿前甬道。因其形逶迤屈曲,宛如龙尾下垂而得名。《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传上.安禄山传》:「每过朝堂龙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唐.王建〈宫词〉一○○首之二:「上得青花龙尾道,侧身偷觑正南山。」

    “龙尾道”造句

    1.两阁各有飞廊自北面与含元殿相连,加上三条平行的“龙尾道”,构成了大明宫里最为雄壮瑰丽的建筑。

    2.殿前龙尾道长75米,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