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

拼音
liù zǔ
注音
ㄌㄧㄨˋ ㄗㄨˇ
“六祖”基本解释

1.佛家称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慧能。他师承五祖弘忍﹐主张直澈心源﹐顿悟成佛。慧能起初弘法岭南﹐是为南宗﹐其后蔚为"五家七宗"﹐影响深远。有《坛经》传世。见宋志盘《佛祖统纪·达磨禅宗》。

“六祖”造句

1.所以本章试图从其生平谈起,以便得到一个较为真实的六祖形状。

2.唐代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并序中》称,慧能“怀宝迷邦,销声异域”;柳宗元作大鉴禅师碑时也曾提及此事,“遁南海上”,无详细地址。

3.六祖坛经说:文字像是手指,手指指出真理,一般人只注意看手指,并没有往手指指的方向深入看其中的真理。

4.准神秘主义者,禅宗六祖看来也在早期大乘佛教的背景下做了这个.

5.2004年,少林寺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修,包括紧那罗殿、六祖堂、库房、斋堂、图书馆等,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

6.清两代流行于福建、浙江、江西、台湾等,以禅宗六祖慧能为祖师,设教所在称为斋堂,不称寺院。

7.六祖一生的行谊和遭逢的魔难,可说是一纸难以书尽。

8.六祖分局办税服务厅建于上世纪80年代,采取混合结构建设,各室面积狭小,并且地势低洼,曾历经多次水患,墙体脱落严重。

9.寺内保存宋代铸的禅宗六祖慧能铜像.

10.昔有强秦,承六祖之遗烈,十年征战,使苍天之下,在无异制,皆挂秦旗,古今之盛,莫能过也。

11.六祖曾经说,如果是真的修道人,抡刀上阵亦得。

12.那僧人便是六祖慧能禅师了!当时那印宗禅师听了慧能祖师说的‘心动’之后,竦然起敬。

1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4.殿前有六祖手植柏一株,相传为禅宗六祖慧能植于此。

15.向老板说,这个小山岗就是名传千古、六祖在新兴八大圣迹之一的香灯岗了。

16.,五祖于该寺碓房,半夜密传衣钵六祖惠能,当时门下僧众达七百余人,甚是兴旺。

17.对此,王维在为六祖慧能撰写的碑铭中,有中肯的判语:“众生为净土”、“世事是度门”。

18.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9.可见,即使在禅宗的正法眼藏用以印心的,在六祖以前,本是性相圆融、性相不分的。

20.同时能够了解六祖惠能“自性是佛”、“顿悟成佛”的思想风范。

21.乔宏扮演的邱明,便是以六祖慧能为原型,而几个弟子争夺大位的过程,则是暗潮汹涌,有极强的可观性。

22.第二天,又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殿宇统统付之一炬。

23.”赵一芃在试卷上写下我国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著名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24.陆压虽然因为兴趣所致读过《六祖坛经》、《金刚经》、《心经》、《大日经》等十来部佛经,但是梵音真言除了简单的六字大明真言,只懂往生咒和大悲咒。

25.六祖惠能,俗姓卢,生于南海新兴,二十三岁时因卖柴听到客商读诵《金刚经》而开发宿世慧根,到湖北黄梅县东山禅寺学佛。

26.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8.鹤顶真人许师古,人称鹤鼎仙,乃是和陈八斤余奎师傅季良齐名的,七曜摩夷界道法最高超的六祖之一。

29.主要介绍六祖惠能的美学思想。

3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31.塔主净藏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是六祖慧能的得意弟子,自禅宗五祖乱法后,形成以神秀为代表的主张“渐悟”的北禅和以慧能为代表的主张“顿悟”的南禅。

32.周云飞恍然大悟,原来历史在此处走了岔路,似乎在这个时空并没有出现大智大慧的六祖慧能,因此慧能的偈语没有出现于世,这才让他捡了个大便宜。

33.又观六祖得衣钵之后,道果虽圆,尚未尽其微妙,由是留形住世,积功了道,隐于四会山中,猎夫与居,恬不为怪,所以得免于难。

34.唐高僧慧能为禅宗六祖,主顿悟说,为南宗之祖师。

35.六祖慧能从五祖弘忍处继承衣钵,来到广州法性寺弘法。

36.要相信物体本有的能量,这个本有的能量用六祖慧能的话来说就是“何其自性”。

37.其实是我的禅杖被掌门借去,参加华夏佛门大会挣面子去了,你知道的,我那禅杖是禅宗六祖第三祖用过的禅杖。

38.唐代的高僧怀让,十五岁出家,在六祖慧能开示下获悟,亲侍慧能15年,于南岳弘扬禅宗,四方僧众前往归敬,留下“磨砖成镜”等著名公案供后人参悟。

39.广东韶关慧能六祖大师、安徽九华山肉身殿所奉之金地藏和尚;四川成都石经寺之石经祖师等。

40.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41.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