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车

拼音
pí chē
注音
ㄆㄧˊ ㄔㄜ
“皮车”基本解释

解释 1.古代用兽皮装饰的车。

“皮车”造句

1.在这趟没有子弹头列车电视点心以及没有神采奕奕的列车员的绿皮车上,王不停挪动他的位置以免碰到坐在前面的那位乘客。

2.这种绿皮车没有严格对号入座的要求,无论车票上开的是哪个座号或者有的干脆就是无座,乘客都可以先上车再找座位,最重要的就是抢时间。

3.其中,比较大的争议是铁路部门对绿皮车的改变会不会仅仅是“黄瓜刷绿漆——装嫩”,也有媒体认为这是铁路部门的一次话题营销。

4.象山校区大门进去往左,教工餐厅门口,小溪边,一个外壳剥蚀的蒸汽火车头拉一个同样残旧的煤箱,再拖一节绿皮车厢。

5.艳粉街西的一间小铁皮车,每天晚上准时出现,出手烤串.

6.女子警觉地看着俞长明,心里说这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别是遇到打劫的了吧?看这人一副书生样子,难道真的是人心隔肚皮?“车子好像出了点问题。

7.我们把春节前的最后一期报纸,献给即将退役的绿皮车,以及这么多年乘坐过绿皮车跋涉山川河岳的你。

8.一共二十截车厢,有一半装满了渔获,浓烈的海盐气味扑面而来,随着吱嘎声和喧闹声响起,从铜皮车门里涌出人流,挨肩搭背的挤出来。

9.皮车,有3头骡马拉的,也有4头骡马拉的,分别叫“三套车”和“四套车”。

10.阿米尼山地车是名牌不错,可停在外面被太阳毒晒了几个小时,皮车座滚烫滚烫,梁爽着急忙活的蹬车逃离,一不留意烫的呲牙咧嘴。

11.大车又叫胶车、胶皮车,有3头骡马拉的,也有4头骡马拉的,分别叫“三套车”和“四套车”。

12.从红皮车开始,红旗列车规定不能随便“插蜡烛”,只允许旅客超员10人,我们经常鼓动旅客们挤一挤,最终所有人都有座。

13.昨天上午,在某厂区,工作人员正把密封好的塑料箱子往数节铁皮车厢里装,动作迅速有序。

14.停靠多瑙河边境城市久尔久时,铁路工人发现一节车皮车门上的封条损毁,车门虚掩,随后发现车皮内4箱、总计64枚弹头不翼而飞。

15.十几年前,一列绿皮车驶进北京站,一个苏北青年费力地卸下他的所有行李,然后他站定,倾听,极力想要从嘈杂中分辨京腔京调。

16.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的刮皮车间,看到一条条带毛的淮山被送去机器,瞬间就被刮得白白净净,之后切片、浸泡、烘干……车间满是淮山特有的清香。

17.平时被废弃的绿皮车在春运时重新集结,用以装载和他们一样风尘仆仆的返乡者。

18.1991年,陈慧明在小铁皮车里做起了烟酒买卖,而且在小铁皮车里她还可以读读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