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驳
解释 ◎ 批驳 pībó (1) [refute;criticize]∶批判驳斥 批驳反动言论 (2) [rebut]∶旧指书面驳回下级的书面报告或请求 批评、驳斥。《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胡中立听他此言,无可批驳,便说道:『自古至今,有几个完人?』」近驳斥﹑批判﹑批评﹑反驳反赞同
“批驳”造句
1.古代子路闻过则喜,意思是听到别人讲我们的过失我都很欢喜,绝对不会反而批驳对方,要跟对方辩驳,甚至会怨恨对方,这样的人叫没福。
2.拉兹以此为基,在批驳德沃金的融贯论和哈特的包容论的基础上,树起他的渊源论大旗。
3.当这个已经约定俗成的名词,被李乘风拿出来批驳的时候,所有的学生包括指导老师的心里都翻起了惊涛骇浪。
4.法明看不过去了,上前责备两句,却没想到他立刻东扯葫芦西扯瓢的说出一堆一堆的歪理邪说批驳经书所言。
5.近日人民网整理出总书记十句反腐“硬话”,针对“好人主义”,他批驳道“你在消极腐败现象面前当好人,在党和人民面前就当不成好人,二者不可兼得”。
6.当时,李际均以中国军事战略专家的身份应邀访美,并借在美国陆军学院演讲的机会,对“中国威胁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
7.玛丽逐条批驳了亨利在会上提出的建议.
8.2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华尔街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让我们团结起来》,批驳了海德等人的“大棒政策”。
9.这篇文章被他批驳得体无完肤。
10.我们要批驳这样那样的谬论。
11.王亚东被三人一通批驳,无语地翻了个白眼,急赤白脸地辩解:“城东棚户区整个工程光造价就不下两亿,要是能拿下来……”。
12.他的自由论受到了批驳。
13.1905年,他因在《新民丛报》批驳钱基博《中国舆地大势论》中“长江流域民族处置大河流域民族”的荒唐论点而声名大噪。
14.小何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在辩论会上,他的“高论”被同学们批驳得体无完肤。
15.当蒋介石还没有“引退”时,死硬派原来想批驳八条,后来蒋介石一想不妥,决定不驳,大概是认为驳了就绝了路了,这是一月十九日的事情。
16.举凡分账、指令、告示、批驳、训令、诉讼、书信、行礼、立契、借单、合同、卜文、婚表、庙文等,皆有赖于私塾。
17.老师严厉地批驳了他这些信口雌黄的话。
18.对早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已成为显学的儒家的"德治"学说,韩非从法家的立场,进行了尖锐的批驳。
19.对错误的论点进行层层批驳,其荒谬就昭然若揭了。
20.表彰一个人最好用公文,批驳一个人尽量用电话。
21.对此,人民日报最近3天连发4篇文章,批驳歪理邪说。
22.如果不能自觉抵御、坚决批驳错误思想,军队就会被打开“缺口”,就会“丢魂落魄”,就不可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23.同时国王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批驳“保皇派”黄衫军,后者在2008年末发动叛乱,推翻了由他信代理者所掌权的政府。
24.12月25日,孙中山回到上海,早对国内形势了然于胸的他批驳了革命党内妥协退让的观点,坚持在尽快结束战争、建立共和国家的基础上进行南北议和。
25.”随后,韩寒又一本正经地批驳所谓的正确答案,“跟着语文书学,是永远不能写出好文章的,是永远没有想象力的,比喻句永远是心里像揣着一只小鹿似的。
26.有必要说明一下,早在公元前300年的亚里士多德时期,那时的球面三角学和天文观测结果就批驳了珊顿的地平论观点。
27.等着驳斥,欢迎理性的右派用事实批驳,谢绝类似养心元之流不尊重历史事实信口雌黄者的胡搅与谩骂者,请自律。
28.1905年,他因在《新民丛报》批驳钱基博《中国舆地大势论》中“长江流域民族处置大河流域民族”的荒唐论点而声名大噪。
29.消息一经传出,马上有人著文批驳,好像从此云南的天就要塌下来了,从此会假货横行,暗无天日。
30.孙喜梅静静的坐在宋开身边,没有批驳宋开,话也不多,反倒是李梦涵一个劲的朝着宋开打听水调歌头的事情。
31.指令、告示、批驳、训令、诉讼、书信、行礼、立契、借单、合同、卜文、婚表、庙文等,皆有赖于私塾。
32.在1517年他的理论被批驳之后,路德在维滕贝格城教堂的前门张贴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
33.然而,由于杨光先的批驳,此一中国文明西来说也不胫而走。
34.我外交部发言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义正辞严地批驳了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对我国的诽谤。
35.朱其声严色厉的指责,并非危言耸听,2008年下半年艺术市场的急转直下,市场上种种泡沫现象犹如被朱其尖利的批驳“一针刺破”。
36.他的理论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批驳,但他仍坚信不移.
37.在回应文章中,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就“鉴藏印多为伪印”、“骑缝章问题”、“翁方纲题跋与题诗是伪作”等质疑逐条批驳。
38.在回应文章中,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就“鉴藏印多为伪印”、“骑缝章问题”、“翁方纲题跋与题诗是伪作”等质疑逐条做出了批驳。
39.在大家的批驳下,他理屈词穷,只好溜之大吉。
40.这位足球教练受到了当地报纸的批驳。
41.于是,在汉宋之争中,援佛入儒的李翱受到了阮元的批驳。
42.对错误的论点这样层层进行批驳,错误论点的荒廖就勇男蠢妇。
43.这篇文章用严厉的措辞对当时整风鸣放的形势和党内外思想政治状况作出分析,对一些言论进行批驳,最重要的是第一次提出了右派猖狂进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