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迹

拼音
píng jì
注音
ㄆㄧㄥˊ ㄐㄧˋ
“屏迹”基本解释

解释 1.亦作"屏迹"。 2.避匿;敛迹。 3.犹隐居。 -----------------国语辞典屏迹bǐng jīㄅㄧㄥˇ ㄐㄧ

  1. 匿避。《晋书.卷七○.卞壸传》:「忠于事上,权贵屏迹。」《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屏迹”造句

1.尤严治盗,莅任三月,诛戮近百人,莠民屏迹

2.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3.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4.正是因为有了这类的法律规定,并鼓励严格执法,贞观时期,才出现了“制驭王公、妃子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的政治局面。

5.高风夙著,佛化横飞,群盗屏迹而归农,奸吏闻风而去职。

6.辛弃疾这种铁腕也被指责为“黑打”,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湖北境内很快就“奸盗屏迹”,百姓拍手称快。

7.此后他转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依然采取严打措施,不惜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西汉的“酷吏”,效果自然显著,据说使奸盗屏迹

8.宗老此时不埋名屏迹,出山何为耶?宗子对曰:余欲辅鲁监国耳。

9.自是生屏迹戢身,不复与亲知相闻。

10.西汉大臣张敞是汉宣帝的亲信,“颇以经术儒雅文之”,担任京城的长官很称职,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令“盗贼屏迹”。

11.“玉狼屏迹”就是源于此,成了宋代时所谓的“通渭八景”之一。

12.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