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

拼音
tán yǐn
注音
ㄊㄢˊ ㄧㄣˇ
“痰饮”基本解释

解释 1.中医病症名。四饮之一。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疾病。一般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国语辞典痰饮tán yǐnㄊㄢˊ ㄧㄣˇ

  1. 体内水分转输不利而停积于体腔的病症。症状为腹部胀气,按之有振动声,胃内停水,呕吐清水及黏液,小便不利,心悸气短等。

“痰饮”造句

1.因此,认为痰饮、瘀血是低度炎症的主要病理产物。

2.同时脾气虚弱,运化失常,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成为中风和中风后痴呆的发病根源。

3.人体津液的代谢,痰饮的产生不仅与脾、肺、肾关系密切,同时亦与肝脏的疏泄功能直接相关。

4.水湿停聚,则痰饮内生,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一说,痰饮停留,则会造成咳嗽、喘证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5.认为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为肾精亏损,痰饮瘀血互结。

6.妇人若调摄不当,痰饮与瘀血留滞冲任、胞宫胞脉,可引发妇科杂病的发生。

7.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从气虚到血瘀到痰饮到阳虚,心功能呈逐渐恶化趋势。

8.痰饮”虽是统为一名,但实有痰病、饮病之异。

9.王兰娣介绍,夏季三伏时令,阳气旺盛,阴寒之气消减,此时顺应时节给予患者温阳补益的治疗方法,可起到温经散寒,扶正补虚,驱逐痰饮宿邪之作用。

10.本文亦分析探讨仲景治疗痰饮的用药组方规律,以期了解痰饮治则真义。

11.胖大舌多因水湿痰饮阻滞所致。

12.京大戟泻水逐饮的功效较强,适用于水肿喘满、胸腹积水及痰饮结聚等症。

13.多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