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溪

拼音
tán xī
注音
ㄊㄢˊ ㄒㄧ
“檀溪”基本解释

1.古溪名。在今湖北省襄樊市西南。因汉末时刘备骑的卢马跃渡脱险而闻名。

“檀溪”造句

1.此人奔到了檀溪岸边,白马面对滔滔河水,却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嘶鸣,马蹄急速的原地踩踏,一幅踯躅不敢向前的样子。

2.这就是《沧浪剑》了,记忆中,这是季戎在游历楚国之时,曾经与檀溪老叟把酒论剑,观其剑势而领悟到的一招两式。

3.——于这杨凌云和日本浪人十足不能解释的情况下,这江超竟然驾黑马似的卢飞身檀溪那一跃,不偏不倚像是要拼死踏破这一火云结界。

4.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

5.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6.邓氏夫妇还有司马徽自然猜不到,邓瀚是想早点走出襄阳城,去见识一下那跃马的檀溪,南阳卧龙岗,还有那高士傲帝王的鹿门山,以及其中的人们。

7.的卢飞跃檀溪救刘备,照夜玉狮子长坂坡救赵云,绝影宛城救曹操,快航宝马于逍遥津飞过小石桥救孙权。

8.他投资近70万元,在自己的家乡——分宜苑坑檀溪村建起了几百平方米的养鹿场,买回十几头种鹿,筑起水塔,雇请专业人员开始精心养了起来。

9.前边有条河是檀溪,过了河顺着小路就到了。

10.卞和献玉、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11.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

12.三顾茅庐、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2800年的历史,在这里精彩演绎。

13.跃马坡在湖北襄阳境内,当年三国时期,刘备与大将赵云赴襄阳,为蔡瑁加害,其后马跃檀溪,成就一段佳话,因此后世将檀溪西岸称为跃马坡。

14.卞和献玉、三顾茅庐、司马荐贤、马跃檀溪、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2800年的历史,在这里精彩演绎。

15.哎,所谓王者不死,虞舜烈风雷雨不迷,光武河冰结,昭烈跃檀溪,康王渡泥马,其实襄阳能守住,还不都是今上的福分。

16.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枫流到檀溪

17.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和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典籍。

18.马跃檀溪、司马荐贤、三顾茅庐、水淹七军、李自成称王、王聪儿起义等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被打上了“襄阳”烙印,载入历史典籍!。